今年以来,多类爆款基金销量惊人,也让许多公募新发基金规模冲上百亿体量。不过,在火热景象的背后,许多中小基金公司则面临发行困难的难题。今年5月份以来,基金发行与规模出现3个月来的首次双降,6月份以来,已有多只基金延长募集期。一边是明星基金与科创基金的“一基难求”,一边是普通基金的发行艰难,新基金发行市场正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
爆款基金“一基难求”
由明星基金经理挂帅、打造爆款产品成为众多基金公司的共同选择。今年以来,不仅有傅鹏博、劳杰男、刘彦春等明星基金经理亲自管理的新基金引燃市场,相继推出的科创板基金也配备了豪华基金经理阵容相助,一日售罄成为“常规操作”,即便是在品牌和渠道相对处于劣势的中小基金公司,也在打造明星基金经理和爆款基金。
2019年4月26日,首只科创主题基金易方达科技创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单日创下百亿规模认购佳绩。 4月29日,首批另外6只科创主题基金依旧认购火爆。资料显示,首批的7只科创主题基金每只首募规模上限为10亿元,合计上限为70亿元,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不但产品迅速售罄,合计认购金额更超千亿元,平均每只配售比不足10%。
高涨的情绪一直蔓延至第二批科创主题基金的发售,保持了“一日售罄”的闪电发行速度。公告显示,第二批5只科创主题基金均限售10亿元。据了解,5只科创主题基金认购金额约120亿元,配售比例远高于首批科创主题基金,在32%至45%之间。
中小基金发行困难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爆款基金“一基难求”的同时,大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的普通基金却是发行艰难。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5月份起,基金发行市场开始进入低迷期。截至6月15日,已经先后有81只基金发布了延长募集期的公告,而在去年同期,选择延长募集期的基金产品仅有60只。不仅如此,今年以来还出现了单只基金产品多次延长募集期的情况,一只3次延长募集期的基金最终募集规模也仅有2.02亿元,刚刚达到2亿元的成立 “及格线”。据了解,科创板基金相继获批并发行,吸引了大量资金认购。投资者对科创板基金的期待和关注,也进一步促成了公募基金市场其他产品发行遇冷,这一点在中小型基金公司的新基金发行上尤为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与老牌基金公司相比,中小基金公司不具备品牌和渠道的优势,在爆款基金的挤压下,新基金发行尤为困难,在募集期内未达到目标的基金产品频频选择延长募集,部分基金产品在获批迟迟未发,等待市场情绪的转换。对于中小公司而言,需要作出产品创新或新的销售思路才能有所突破。
记者 杨博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陈玮)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一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