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林(界面商学院高级研究员)
5月份的中国CPI继续上升,同比增长2.7%,是过去六年同期没有过的一个高点,也进一步靠近了政府预期目标值3%,有人因此担心货币政策会受到限制。但核心通胀揭示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延续了2018年以来的下行趋势,5月份进一步降到了1.6%。
推动5月CPI上升的主导因素和3、4月份一样,依然是鲜菜、水果和猪肉,如果扣除他们的影响, CPI同比增速仅为1.53%。5月份,鲜果、鲜菜、猪肉、鸡蛋和禽肉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6.7%、13.3%、18.2%、8.7%和6.4%。这些数字基本上反映了最近几个月消费者对蔬果肉蛋越来越贵的直观感受。
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妥善解决,但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特定几种物品的价格上涨并不是由货币超发引起的物价持续普遍的上涨,不能因此而限制总量型货币政策的使用。这种由供给层面导致的结构性价格上涨,应该从供给层面入手,用结构性的办法应对。
相对于需求,蔬果肉蛋更容易受到供给的影响,除了不可控的季节和天气变化,生产、销售环节也会对供给产生冲击,比如,批发市场和零售摊贩的减少等。
从草根调研的情况看,如何降低拆违和城市管理对批发和零售环节的冲击,如何为种、养植户创造稳定的、可预期的环境,如何通过进出口来平稳国内市场,可能是政策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在宏观经济层面,更值得关注的则是整体物价下降的趋势。CPI中,5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速仅为1.6%,已经连续7个月下降;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也降至1.6%。与此同时,工业品出场价格指数PPI继续下降,5月同比增速仅录得0.6%,此前发布的5月份PMI的出厂价格指数也跌倒了荣枯线下。
其实,国内CPI短期波动一直较为明显,容易受到临时性冲击的影响,如油价的调整、再如近期的蔬果猪肉价格的显著上涨。在CPI中,食品烟酒的权重约为30%,而食品的价格波动一直比较大,其中,尤以鲜菜、水果、猪肉等食品的价格波动为大,自1995年公布数据以来,波动区间从-28%到53%,这往往会放大CPI的变化。
这些临时性冲击常常会对趋势性判断造成干扰,如果货币政策对CPI临时性冲击作出反应,可能会出现过度反应的风险。
新闻推荐
近日,姑苏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苏州首例“网络水军”非法经营案涉案人员以涉嫌非法经营罪批准逮捕。2019年6月13日,姑苏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