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跌跌不休”,这让风险偏好保守的张女士颇为烦恼。在资管新规出台之后,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减少了很多,收益率也有所下降。此前,张女士比较了银行存款产品,入手了智能存款和结构性存款产品。 “这两个产品的安全性有保证,同时收益也高。截至目前,还没有考虑入手净值化产品。 ”
记者走访发现,在过去一段时间,随着银行理财收益走低,智能存款和结构性存款的增长迎来了爆发期,像张女士一样的投资者不在少数。目前,不少银行加快净值化转型步伐,但也有银行内部人士称,目前不少结构性存款、净值型产品为假结构、假净值产品。
6月3日,建设银行(601939)全资子公司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深圳举行开业仪式,这标志着国内首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式开业运营。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管理能力是理财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各家银行面临着共同挑战。
结构性存款基本都是假结构
在银行理财收益率创新低之际,一些被热捧的结构性存款也因涉嫌高息揽储被整治。
5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的23号文要求排查银行理财业务,主要是排查结构性存款不真实,通过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记者表示,并未收到监管要求排查假结构性存款的要求。
“结构性存款”,也称“收益增值产品”,是运用利率、汇率产品与传统的存款业务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存款,基于嵌入的衍生品工具,可划分为利率、汇率、商品、股票、信用等挂钩型产品,形成“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组合。但不少银行为了实现“高息揽储”,所发行的结构性存款实为“假结构性存款”,仍变相刚兑。
去年以来随着银行存款增速下滑,揽储压力也越来越大,结构性存款迎来爆发期。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末,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总额达11.13万亿元,前四个月新增1.5万亿元。
目前,业内对于结构性存款的看法颇为复杂。
多银行推净值型产品?
融360监测数据显示,3月保本类 (保证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为1967款,占比为18.89%,环比2月份下降5.11个百分点,保本理财产品占比首次跌破20%。
记者走访还发现,多家银行有意压缩保本型理财产品,主推净值型产品。
“今年一个比较大的感受是,我们行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明显下降很多。 ”一银行工作人员表示。
“我们行现在发行的产品以净值型产品为主,我们也有意引导客户和银行一起转型、适应。 ”北京地区另一国有大行网点的工作人员表示。 “我们网点预期类的理财产品都没有额度了,基本上用一天时间就卖完了,我们也不知道总行还会不会再推出这样的产品。 ”一上市城商行北京网点的工作人员表示。
不过,有银行业内人士直言,目前不少净值型产品为假净值型产品。
“不但我们银行,到目前为止,很多银行发行的净值型产品并非真正的净值型产品。比如银行可能会告诉投资者收益率或许达到4%,在过渡期结束之前,该产品的收益肯定会达到4%。这是因为银行希望客户在过渡期内能够正常平稳地过渡,可能收益率有波动,但最终会达到 ‘预期’。 ”一上市城商行内部人士表示,在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之后,假净值型理财产品才会逐渐消失,变成真净值型产品。
有业内人士表达了对银行理财的隐忧,认为目前银行理财市场的规模不可持续。
“我觉得这一思维仍然是赚差价的思维,在资管新规之下,银行要转变原有挣差价的方式,而是转向更多依靠赚取手续费的模式,这就考验银行运作资产的能力了。 ”上述上市城商行内部人士说。新京
新闻推荐
记者|张晓云6月5日,第二批科创基金正式开始发售,但相比首批7只科创基金首日吸金超1200亿的盛况,这5只主打“科创板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