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隐私被泄露了,很害怕。”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小程在学校附近突然接到许多短信验证码。小程不知道的是,她这次特殊经历的背后,极可能隐藏着一条盘踞已久的黑色产业链。小程的遭遇可能与一种被称为“GSM劫持+短信嗅探”的技术有关。(5月7日《新京报》)
如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普遍开通了很多网络账号,并与银行卡绑定。犯罪分子利用“短信嗅探”技术,劫持他人手机短信,获取他人手机短信内容,显然严重威胁了广大手机用户的财产安全。
防范“短信嗅探”,避免手机短信被“劫持”,治本之策是监管部门、网络平台和移动通信运营商要各尽其责,而不应把锅甩给手机用户本人。这就需要提升技术手段,需要完善法治手段,且二者缺一不可。从技术手段层面说,移动通信运营商和网络平台都需要提升技术手段,最大限度有效应对“短信嗅探”技术的犯罪活动,并且要不断升级技术以应对各类新生的网络诈骗、网络犯罪行为,为保护用户账号、财产安全增加防火墙。从法律手段层面讲,则必须加大对“短信劫持盗刷”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犯罪成本。
画里有话
何勇
新闻推荐
在100家科创板申报企业中,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共有28家“转道”科创板。其中,已上市后转板企业有20家,其中包括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