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品质的提升、内涵的充盈以及游客的满意度,是旅游景区、旅游行业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是必须经营好的“下半场”。对国人来说,这也是消费升级、享受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五一”4天假期结束,相关的旅游数据随之发布。据5月5日《北京青年报》报道,经过综合测算,今年“五一”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3.7%;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1%;全国未发生重特大涉旅安全事故和投诉案件。
虽然只比前几年的“五一”假期多了1天,但已足够点燃更多国人的旅游热情和意愿,这从此前预订火爆的各种旅游资源和机票、车票上便可见一斑。这对各地的旅游市场和秩序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和检验。从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相关统计和测算来看,总体上这份“答卷”是值得肯定的,也映射出一些成长和进步。比如,今年“五一”期间,全国未发生重特大涉旅安全事故和投诉案件——旅途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没有安全保障,再美的风景也会让游人望而却步。比如,文化主题游相比2018年增长超过两成,出行保险类销售量同比增长14.4%……这说明旅游的文化内涵在增加,吃喝玩乐之余,人们还希望“涨涨知识”,且人们的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在逐渐提高。这些对繁荣、成熟的旅游市场和秩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应该继续推进的。
在实现了安全出游、出游内涵不断丰富、旅游收入不断增长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值得追问:大家游玩得开心、舒心吗?
回答恐怕不会太统一,有的甚至可能不乐观。比如,有些买到火车票的游客没能上去车,定好的出行计划泡汤了,原因是早一步上车的乘客“买短乘长”,到了站不下车,“强行”坐到目的地,导致火车严重超载;比如,热门景区人挤人,有游客大喊“我后悔了,不想出来玩了,我想回家”,拥挤的长城、拥挤的西湖断桥等刷屏……
“看不见风景,只看见‘人从众’”——这样的旅游能留下多少美好回忆?
旅游品质的提升、内涵的充盈以及游客的满意度,是旅游景区、旅游行业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是必须经营好的“下半场”。对国人来说,这也是消费升级、享受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人们盼望着更高质量的休闲度假,这意味着旅游业需要高质量的发展。其中,“高峰预案”对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企业、行业和地方而言,是必做的功课。
针对旅客“买短乘长”,铁路部门的最新回应是“如果旅客没有按规定补票强行越站乘车,到站后铁路部门将加收已乘区间应补票价50%的票款”——办法是有了,但其震慑效果和力度有待观察。“买短乘长”行为暴露出的一些国人的契约意识、诚信问题更值得反思。
至于“游客爆棚”,早在2015年初,原国家旅游局便发布了《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要求各大景区核算出最大承载量,并制定相关观众流量控制预案,明确“景区内旅游者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应向社会公告并同时向当地政府报告……景区自身要立即停止售票,并对外发布提示。”故宫在当年核算过后便开始“每日限流8万人次”。2017年,旅游行业还曾开展“景区流量控制治理行动”,包括测算每个重点区域、每条线路和整个景区日最大承载量和瞬时最大承载量,摸清景区停车场最大容量,制定游客分流预案等。但这些举措的落实并不让人满意。说到底,景区需要“喘喘气”,游客的游览安全和质量也需要保证。要在景区营收和游客的旅游品质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而不能只向钱看。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资讯的发达,这种预警、调控并不难实现。
一说到假期出游的堵和累,还有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即错峰休假难以实现。这些都敦促着相关部门积极改革,把现有的好制度落实好。
“看不见风景,只看见‘人从众’”的旅游该有所改观了,让公众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假期是各方努力的方向。
新闻推荐
2019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4日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落下帷幕。在近6个小时里,伯克希尔-哈撒韦董事会主席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