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美国福特公司流水生产线。 实行“996”工作制的部分中国互联网企业,晚上依旧灯火通明。 本版均为资料图片
近期,关于“996”的话题引发网友和互联网大佬的大讨论,回顾历史你会发现,8小时工作制其实是最明智的选择
“工作996,生病ICU”。这句话,是一名程序员对自己工作生活状态的吐槽,因为一批互联网大佬的参与,最后变成一场全民大讨论。一个人究竟该工作多久才既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老板?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贯穿了人类的整个文明史。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眼下已经成为各国共识的8小时工作制,不仅是劳动者的合理诉求,更是一个明智老板应有的选择。
1
时代越发展
上班越痛苦
先讲个故事:大约在1930年,英国大经济学家凯恩斯算了一卦,他以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增长曲线作预测,到2000年,每个上班族只要每天工作3个小时就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了,剩下的时间可以用来休闲、娱乐,生活别提有多美了。
我们今天知道,凯恩斯的这个预测真是错得离谱,如果他老人家泉下有知,知道今天很多中国上班族过着“996”(早上9时上班、晚上9时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生活,棺材盖估计都压不住了。
凯恩斯为什么错了呢?其实他错在没有看清人类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从历史上看,人类的工作时长不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减少的,反倒是在增多。据考古学家分析,在狩猎、采集时代,人类每天大约需工作4小时就能满足生存需要;到了农耕时期,这个时长延长到6小时左右;进入工业时代,劳资双方的博弈最终带来了8小时工作制。如果按这一趋势看,如今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每天工作十一二个小时似乎还真是符合历史大趋势——越来越高的生产力确实让我们活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但也同步加重着人们工作的负担。
为何会如此呢?太远的历史我们不必深究,只需看一下工业革命前后发生的变化就能给出答案。在工业革命之前,农田固定的粮食产出量为农民天然设置了工作时长的上限,一个农民即便再精耕细作,以当时的技术水平,粮食产量也不可能与劳动投入量持续维持正比例关系。但是,当农民变成了工人,工作的对象从土地变为机器,事情就变了——与人工作一段时间需要休息不同,机器是可以持续运转的,很多机器甚至必须尽量减少停机次数以延长使用寿命。所以,在这种“人服侍机器”的工厂里,工人的上班时间被拉长到了令人恐怖的地步。在当时的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当时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说:“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当时的工厂主之残酷,与现如今互联网大佬们对程序员的压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的劳动力是通过工具这种介质凝固为有价值的产品的,而工具的改进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往往方便了人们将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其中,最终在利益的驱使下,你的老板总会鼓励甚至逼迫你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工作中。这就是工业革命为我们展现的残酷真相。
那么,有没有解决之道呢?有的,只不过答案超出你的想象。
2
主动“8小时”
福特真的傻吗
面对老板们的残酷逼迫,上班族的反抗几乎在工业革命之初就开始了。早在1817年,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就提出了8小时工作制的概念,他认为人一天24小时应该做三等分:8小时劳动,8小时休闲,8小时休息。这个想法一提出,当然得到了工人们的群体响应,于是欧美各国劳资双方围绕工作时间问题开始了一场长达百年的互撕。1877年5月1日,美国工人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总罢工,“8小时劳动,8小时休闲,8小时休息”的口号正式成为运动纲领。在工人的庞大压力下,美国国会在几年后就推出法案,“建议”企业执行8小时工作制。各国工人欢欣鼓舞,为了纪念这场胜利,还定下了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五一劳动节”。
然而,8小时工作制真的能通过一纸政令就推开吗?参照一下今天中国的状况,你就会明白这种想法太天真了——我国劳动法明文规定:“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尚且有公司公然实行“996”,美国国会的一个“建议”有啥用?
事实上,与笼统的政府规章相比,企业主们永远是精明而狡猾的。随着国会建议的出台,当时美国很多工厂迅速推出了“计件工资”制度——你能拿到多少工资,按完成多少产品来结算。在这种制度下,大多数工人到头来还是得被迫“自愿”加班,以便填饱肚子。
还有一些“小清新”的企业主则热衷于给工人洗脑,兜售成功学概念,比如当时的铁路大亨范德比尔特(1794-1877年)就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他甚至还专门养了个写作班子撰写励志书籍。
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8小时工作制恐怕永远只能是个空想。然而奇迹出现了,居然真有一家公司主动执行了8小时工作制,这就是1914年开张的福特汽车公司。令当时所有资本家感到吃惊的是,该公司老板福特不但严格遵守8小时工作制,甚至严令禁止工人们超时工作。福特本人数次在厂区发表演讲,要求工人们“有时间多陪陪老婆孩子,做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他还许诺工人少加班不会影响工资——这倒是真的,福特公司给工人的日薪是每天5美元,是当时美国其他工厂的两倍。
更有甚者,福特汽车在招工时还有些很奇怪的规矩。比如面试时先问“您成家了没”,如果你说自己是单身汉,愿意把大把时间扑在工作上,不好意思,福特公司还不要你呢。
让工人少做工,却发高工资,还催他们赶紧成家,这不是傻吗?事实上,福特这样做自有其道理:作为汽车生产商,福特是美国也是世界上首创流水线生产模式的人,工厂正是在他手中完成了从手工作坊式向流水线大生产的转型。这个转型意味着工厂对工人的要求发生了质变——在流水线上,每个工人必须高度集中精力,不断完成重复动作。这个工作相当累人而且容不得半点马虎,一旦有一个环节的工人因为劳累过度而出现了差池,很可能意味着当天的所有产品都将报废,这个损失,靠多剥削一点工人加班时间是补不回来的。
那么怎样让工人集中注意力呢?当然是严格规定上班时长。如何避免流水线上某一环节的工人在业务熟练后转投他处?当然是尽量选择那些已经成家立业、追求稳定的人。所以,在福特每一项貌似福利的“慈善举动”之下,其实都潜藏着他作为企业主的精明算计。
福特公司的这种改革,在配合流水线生产模式后爆发了新一次效率革命,先是在全美被争相效仿,而后又倒逼着英法等国学习。到20世纪30年代,就连法西斯主义的纳粹德国也开始以“8小时工作制”给自己打广告。这种潮流最终在世界范围内变得不可逆。
3
“日式加班”
为何歇菜
在工业时代,美国人率先执行的8小时工作制横扫了全球。那么信息时代,这种工作制度是否真的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而过时了呢?恰恰相反,更近的历史告诉我们,这种制度仍在用你意想不到的方式让遵循者得利,让违反者一败涂地。
研究20世纪末的信息产业史,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电子产品几乎已经席卷全球,索尼、东芝、夏普、松下这些高科技大厂的产品把美国同行打得落花流水。如果让当时的业内人士来预测,21世纪的信息产业必然是日本人的天下。然而在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硅谷实现了翻盘,从家用电脑、笔记本到智能手机,再到软件、游戏,美国人的新创意一个接一个,而日本企业同期的创意却近乎枯竭,最终沦落到今天砸锅卖铁也难自保的地步。原因何在?
据日本人自己反思,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太能加班了。据统计,直到2000年,日本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每周工作时间平均在65小时左右,而同期美国硅谷的微软、谷歌、苹果等公司员工工作时间每周都在40个小时左右。表面上看,日本上班族确实比美国人更勤奋,对公司更忠诚。但实际上,这种“勤奋”是以折损创新能力为代价的——日本员工普遍觉得我加班这么努力,对公司已经“仁至义尽”了,因此在工作之外极少再考虑与工作相关的事宜,沉重的加班负担也不允许他们在规定动作之外有所创新。
而美国高科企业恰好相反,除了极少数以风投为驱动的初创企业外,美国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都以“优质雇主”而闻名,微软、谷歌、甲骨文等公司长期都是以工作舒适、不鼓励甚至不允许员工加班来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其目的就是保护和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因为这些公司明白,创新力才是这些高科技公司最大的优势所在。
美日用工风格的这种迥异,导致了在技术处于平台期时,日本人也许能凭借“拼搏”占点先机,但一旦时代要求突破性创新,日本的“加班文化”就立马歇菜了。
8小时工作制,它不仅是法律的规定,也不仅是上班族的诉求,更应当是一个如福特般明智的老板的自觉。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唯有创新力才不可替代,而创新力必然是一个有闲暇、爱生活的人才能具有的。今天的中国科技企业如果一味奉“996”为圭臬,最终耗尽的将不仅仅是员工的健康与闲暇,更是产业的未来。
据《齐鲁晚报》
新闻推荐
由于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而欧洲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活动持续萎缩,美元在过去一周震荡走高,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汇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