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学院”成为网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下属的以培养小龙虾产业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饮食文化学院,今年首批毕业生已被“预定一空”。当地政府领导表示,今年会继续扩大招生规模,扩充专业。
早在2017年刚成立之初,“小龙虾学院”就因为名字过于“麻辣”而被社会关注,只不过当时的疑虑和担忧多于现在的肯定。甚至校方还向媒体澄清,小龙虾学院的正式名称已改为饮食文化学院。两年间,“小龙虾学院”的形象由“黑”转“红”,原因不外乎毕业生受到了就业市场的欢迎,“小龙虾学院”式的职业教育经受住了市场考验。
其实,类似的特色职业教育专业并不鲜见。比如贵州省围绕酿酒产业链创办了茅台学院;法国为满足高档消费品发展需求,设置了奢侈品管理专业;爱尔兰围绕马术会员教学、马匹饲养、骑师培训、马具生产等产业,出现了马科研究专业等等。
社会在不断转型,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也在相应发生变化。今年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加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我国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原则、条件和支持政策等。从中,我们看到国家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小龙虾学院”的成功实践,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共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期待涌现出更多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新闻推荐
近日,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曝出,其中涉及的金融服务费引发关注。15日,中国银保监会要求北京银保监局对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