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6.2%,同比增长9.0%,其中,“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分别比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3.9、3.2和1.4个百分点。”
有分析指出,人们一边调侃“消费降级”,一边又实打实地消费升级,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的作用会越来越强。而且,消费升级会进一步强化,除了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全流程高科技化(如无人机送货、无人超市)等突出特点,未来几年可能会呈现出如下三大新特征。
1.实体商品的智能化程度会有质的飞跃
近日,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国家无线电办公室)编制的《中国无线电管理年度报告(2018年)》显示,2018年我国物联网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72.9%,物联网及智慧家庭等新业务增长迅猛。近期有不少大厂已经加大了对物联网的投入,提升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战略重要性,例如,小米就宣布实施“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腾讯则把产业互联网当成下一个增长极来培育。因此,大众消费的实体化产品(硬件)的智能化程度会大幅提升,硬件和服务的分野将逐渐模糊化,直至消失,商品的售价则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普及的人群数量会快速增长。2.智能化服务将成标配
越来越多的服务业因为获得了人工智能的加持,将提升这些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以金融服务为例,其决策支持智能化将会成为标配。这种智能化是以用户的财富画像为基础,由系统自动搜寻、配置符合其偏好的资金或资产。在固收类资产投资领域,已有不少企业已经很好地实现了AI赋能。例如,杭州金融科技平台铜板街已为客户提供了“AI级的小额分散”,其小额分散的程度,至少是同类企业的3倍。假如一位客户的可投资金为5万元,在传统金融机构可能只能购买一种资产,但在铜板街平台可能会被分散投标到几十甚至上百种资产中去。不仅如此,如果客户的资金分散度不足或综合预期收益低于相似客户,其机器人铜小宝就会根据一定的规则提醒客户提升分散度或预期收益率,以优化资产的配置。
3.消费的“含文化量”将稳步提升
文化商品的“与时俱进”将有更多翻新花样。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功能性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硬件组件在摩尔定律和全球化驱动下,可以快速提升性能,同时也快速标准化,因此,商品的文化内涵、美等将成为消费决策的重要考量。例如,故宫近些年推出了朝珠耳机、“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顶戴花翎官帽防晒伞等文创产品、口红以及“上元之夜”等大型活动,受到了热捧,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消费被赋予了新内容、新内涵。(北国网)
新闻推荐
记者从青海省茶卡盐湖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4月1日起,“天空之镜”茶卡盐湖将在一个月内以半价门票迎接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