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外卖App,系统自动推荐美食;打开资讯App,系统自动推荐文章;打开旅游App,系统自动推荐机票……一般的理解是,这些App算法强大,推荐人性化。但是,如果你压根就没有在这款App上搜索过相关话题呢?是不是细思极恐?(3月31日《经济日报》)
App改变生活,App窥视生活。有智能手机,就会有几款或几十款的App,甚至可以讲,App是改变生活的重要载体。很多人日常生活已离不开各种各样的App。然而,不少App“不老实”,在提供方便的同时,窥视着你的生活,或者讲,窥视生活是提供方便的“前提”,如此获取方便付出的代价与存在的风险也太高了。
App,下载容易注销难,记录容易遗忘难。App账号注销难被用户频频吐槽。一项调查问卷显示,75.9%的受访者遇到过App账号难注销的情况,62.9%的受访者担心App账号注销难导致账号被盗用。有专家指出,大数据给各方带来便利的同时,还需考量到个人隐私等个人信息的保护。并且认为,赋予个人一定时间后不再同意信息被记录和使用的“被遗忘权”是对处于劣势地位的个人的保护。
App强大功能的背后是个人信息数据的“价值错位”。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注册App账号获得的个人信息与数据,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合法的空间里,服务商可以依法依规使用,但这并不是其“私有资源”,不可滥用,更不能违法违规使用。依法依规使用大数据是法律与政策所提倡的,而违规“截留”个人的数据信息并“为自己所用”则是不允许的。
“无安全,不满意”。我国首份《2018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对网络应用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过半数的网民表示进行网络购物、社交聊天时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更大;近四成的网民认为手机App、搜索信息不够安全;三成多的网民认为利用网络进行云盘存储、投资理财不够安全;两成的网民认为使用影音娱乐不够安全;一成半左右的网民认为使用新闻咨询、地图导航、玩网络游戏不够安全。
不做“透明人”,唯有按下立法“快进键”。眼下,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财产信息、个人常用设备信息、个人教育工作信息、面部特征、个人位置信息等,统统暴露,用户成了“透明人”。为个人信息穿上量身定制的“保护衣”,撑起遮风挡雨的“保护伞”,必须加快立法步伐,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和起草,争取早日出台。
(王旭东)
新闻推荐
历时三年增资案落定,刘益谦联合三家湖北国资向国华人寿注资95亿
记者丨苗艺伟今年以来保险机构最大增资案落定。由资本大鳄刘益谦掌舵的、天茂集团旗下寿险公司国华人寿95亿增资近日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