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财经新闻 > 正文

进一步积蓄冲刺世界城市的能量

来源:成都日报 2019-02-20 04:01   https://www.yybnet.net/

姚毅

世界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是在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居于核心结点,并在全球经济系统发挥中枢作用的重要城市。以历史眼光回溯全球现代化进程,世界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区域走向全球的演进史。当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中国城市参与国际分工、集聚全球资源聚起了势、赋足了能,一批中国城市快速走向全球。着眼未来、谋划当前,成都要树立全球思维国际视野,准确把握成都在世界经济和区域格局中的时代方位和阶段特征,乘民族复兴之势、借大国崛起之力,努力实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阶段性突破,为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枢纽升级

全面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

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个城市和地区融入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先导策略。纵观当今世界城市,德国的法兰克福和阿联酋的迪拜等城市在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全球通达性上名列前茅。根据国际机场协会欧洲分会(ACI Europe)公布的《2018机场业连通性报告》显示,在枢纽连通性上,2018年法兰克福机场位居榜首,它不仅是欧洲枢纽连通性最好的,在全球枢纽中也是如此。成都枢纽具有西部乃至全国的比较优势,截至2018年底,成都国际(地区)航线达114条,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5295万人次,其中国际(地区)旅客599.8万人次,位居全球最繁忙机场第26位;国际班列通达24个海外城市,蓉欧班列全年开行1591列、开行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面向未来,成都要加快推进由交通枢纽优势向枢纽经济和门户功能优势升级——

具体而言,一是进一步增强成都枢纽的交通能级。以“一市两场”为载体,加快形成“14+48+30”国际航空战略通道;带头落实省委“四向拓展”战略,加快形成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推进“双机场”与国际班列、高铁枢纽、高速公路枢纽的交通连接和口岸对接,完善“铁、公、机”三位一体多式联运体系。二是进一步推进成都枢纽经济发展。立足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等各类流量经济要素,加强各类流量经济平台和载体建设,推动实现由“流量”向“留量”的转变;依托国际客货运航线和国际铁路班列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快推进适空适铁产业发展。三是进一步增强成都枢纽的门户功能。主动对标国际供应链枢纽城市,围绕产业转移趋势和跨国企业全球布局要求,打造与全球接轨的国际供应链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的供应链枢纽城市和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

双向联动

主动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度和世界城市网络关联度是衡量世界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根据泰勒等测算的福布斯2000强公司总部指数和GaWC175家全球知名生产性服务业指数显示,东京、纽约、伦敦位列总部集聚度的前三强,伦敦、纽约、香港位列世界城市网络关联度的前三强。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成都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快速跃升,2018年全市GDP达1.53万亿元,与世界排名第42位的芬兰相当,进出口总额4983亿元,分别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3和第7位,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285家,位居西部前列。

面向未来,成都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联动发展,构建面向国际的跨境跨区域的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提升成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水平和能力——

一是精准绘制产业生态圈全球全景图。围绕“5+5+1”现代产业体系,推进重点企业培育和重大项目引进,推动实现在核心技术研发、关键装备材料制造环节上突破;鼓励成都市优秀企业“走出去”开展海外合作,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境外产业合作园区。二是提升跨国公司在蓉投资规模和水平。紧扣全市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建设,以六类500强企业为重点,稳步实施跨国公司“总部提升”计划和“增资激励”计划,争取海外更多跨国企业落户成都和升级机构。三是促进国际中小企业来蓉发展。以行业“隐形冠军”为重点,加强成都国际营销推介,建立面向全球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市场专业服务水平,增强成都美誉度和吸引力。

辐射带动

加快构建开放合作的城市群体系

分析国际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世界城市催生世界级城市群,世界级城市群支撑世界城市发展升级。世界城市与所在城市群之间的共生关系是世界城市赖以发展升级的根本路径,如纽约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伦敦与英伦城市群、东京与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新时代,成都发展最大的信心底气就是“一干多支”战略赋予我们舞好全川发展龙头的时代机遇,成都的未来发展与全省区域发展水平协同共生,成都在西部的比较优势与全省9000万人口的市场潜力紧密相连。同时,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成渝城市群将在2030年实现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

面向未来,成都要率先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全面提升成都的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是进一步增强城市群的交通互联和产业互补。要建立健全市域畅通、连接区域、辐射全球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科学谋划跨境跨区域的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推动形成区域超级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助力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和成渝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跃升。二是进一步发挥开放共享平台效应。增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天府新区等重大开放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全省乃至西部开发开放引领示范赋能。三是进一步完善跨区域治理机制。建立与四大经济区及省外合作城市双边高层互访和市级领导联席会议制度,以及行业合作推进协商会议机制;探索共同设立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基金,支持跨市域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化、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重大项目建设。

对标国际

着力完善国际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的竞争力是影响世界城市层级的关键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生成和排序,从某种程度上看取决于营商环境的竞争力,放眼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全球前三的纽约、伦敦、东京与世界城市排名高度契合。成都2017年进入世界城市排名100强,2018年跃升到71名,与此相适应,成都营商环境大踏步前进,粤港澳大湾区排名升至全国第6,普华永道发布的评价排名位居全国第4。

面向未来,成都要对标国际营商环境最高标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的最新部署,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加快形成以制度创新为支撑的开放新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一是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序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力争取国家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争取相关国际组织在自贸试验区设立知识产权仲裁和调解分支机构,探索新经济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探索知识产权保险机制,健全知识产权执法机制。二是构建高效便利的政务服务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取消行政审批事项,优化政务审批流程,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入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实施以信用监管为核心和以大数据监管为手段的监管机制,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制,建立健全联合惩戒机制;全面增强政策执行力,构建系统化政策运行机制,推进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成果在成都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复制推广。三是构建现代化的产业生态环境。聚焦成都主导产业重点领域和产业链重点环节,依托国别产业园区和产业新城等重点平台载体,做优外资来蓉投资的产业生态;创新生态圈招商体制机制,逐步推动实现以产业生态圈为比较优势的外资招引策略。四是构建国际化的生活服务环境。以精细化、高品质为方向,做大做强做优生活性服务业,均衡配置生活服务资源、持续优化生活服务环境,提升成都生活服务的国际化水平;构建与国际化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教育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区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服务标准体系,打造一批国际化社区示范点,促进涉外人员的本土融合度、认同感、凝聚力。

(作者: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新闻推荐

央行在推进永续债发行方面有哪些部署?外汇局回应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19日表示,永续债在国际上是一个成熟产品,它的推出有利于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改善我国银行业资本...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进一步积蓄冲刺世界城市的能量)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