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刚
去年以来,洋县立足于“全面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追赶超越”目标,坚持实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机制,不断激发“招商、引智”双活力。去年,全县累计新签和续建项目48个,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585亿元;先后聘请长江学者、两院院士等专家42名为经济社会发展顾问,签约经济发展人才计划项目23个。
该县积极实施县级领导带队招商洽谈、项目考察、接待客商、座谈交流机制,定期听取和整理各成员单位及投资商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范招商引资项目洽谈、签约、跟踪、协调、服务。坚持统一招商与分散招商相结合,大型招商与小型招商相结合,通过举办“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重点项目推介和“百户客商洋州行”活动,先后邀请深圳、重庆、西安等地的多家客商走进陕西盛华冶化有限公司、洋县有机产业园区等地,对工业、文化、旅游、农业等领域实地考察,推介有机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半导体硅材料项目、移民搬迁产业孵化园基地、华阳生态养生谷、柳山湖旅游项目、金水大峡谷旅游开发项目、万亩有机黑米种植基地等重点项目。同时,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工程”,将有机产业、文化旅游、绿色能源等产业作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挖掘、策划、包装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全面加强专业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驻点招商和“以商招商”,成功引进了中冶集团、海螺控股、江苏中利、西安高科、水务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进驻发展;坚持内资外资一体抓,跟踪研判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的发展趋势和投资动向,持续引进产业带动力强、外向度高的好项目、大项目。去年,先后达成招商意向项目17个,引资总额达300多亿元;新签约项目27个,25个合同项目引资额155.5亿元,协议项目2个,引资额41亿元;已开工项目20个,到位资金30.1亿元。
采取“人才+项目”机制,聘请长江学者、两院院士等专家为经济社会发展顾问把脉,为促进专家人才与洋县加强项目合作、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的强大枢纽,积极鼓励落地企业建立专家工作站,县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保障人才项目实施。去年,累计建立专家工作站5个,以陕西洋县志建药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曹福亮教授团队的加盟下,已建成集中药材种植、植物提取、产品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创新型企业,带动全县18个镇办、77个村发展银杏采叶园1.2万亩;借助举办“有机特区.全域旅游”发展论坛,邀请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国家林业局银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林国,南开大学讲师、国际遗址理事会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青年委员张柔然等专家到洋县,围绕有机产业、全域旅游等建言献策,与各类高层次人才及陕西科技大学达成全域旅游、有机农业等人才项目23个,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研究示范草坝基地正式成立。目前,草坝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协会+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强化品牌、抱团发展、乡村旅游“四张牌”,实现村集体经济积累达130万元,固定资产达1.35亿元。
新闻推荐
■迈科金属论道■迈科期货节后第一周,伦铜小幅回落到节前水平,沪铜持稳于48000上方,节后持仓回流,但下游尚未大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