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如此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要在于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风险易发高发期,经济增速换挡使潜在风险显性化,重大经济结构性失衡催生风险,顺周期市场环境加剧风险积累,加之人口结构变化和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导致长期积累形成的风险易发高发。
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涉及诸多领域。表现在:金融风险。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各类风险往往被掩盖和对冲,不容易暴露出来。而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实体经济结构性产能过剩、过度加杠杆和资产错配等潜在风险显性化,并加快传递和集聚到金融部门。具体表现为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债券违约风险、影子银行风险等。房地产风险。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形成高价格、高杠杆、高度金融化和高度关联性的风险特征。今后一个时期,房地产市场面对的重点是房地产泡沫风险和房地产金融化的风险。政府债务风险。经济下行期,政府往往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政府债务扩张速度加快,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上升,特别是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压力明显增大。人口老龄化风险。2016年,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6.7%,65周岁以上达到10.8%,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重将分别达到25%和20%。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在财务可持续性上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外部冲击风险。我国已高度融入全球经济和国际分工体系,随着我国经济占全球份额的不断上升,与全球经济的交互影响和互动反馈机制不断增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风险释放与全球经济波动的外部冲击相互作用,将使我国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加大。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既要把握总体思路,又要明确不同阶段的重点任务。主动防范。经济社会风险都有一个从萌芽积累到最终释放的演进过程,若能在风险集聚阶段,把握住风险化解的时间窗口,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主动应对,就会显著降低风险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冲击。系统应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在不同领域之间传导和扩散速度明显加快,相互交叉传染和反馈放大效应更加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认识到各领域风险不是孤立的,不能依靠碎片化的局部性措施来应对,而必须用系统性思维和网络化视角来防范和应对风险。标本兼治。主要是针对迫在眉睫的当前问题,大多是临时性措施,属于治标性质,而要从治本上化解风险,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风险集聚往往是经济失衡和资源错配的外在反映,根本原因是结构性改革滞后和体制机制扭曲。因此,防范风险必须从结构性改革中找出路。守住底线。守住底线,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防患于萌发之时,充分估计最坏的可能性。对最坏的情景一旦心中有数,就能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我们既要敢于面对风险,勇于担当,做“风险斗士”,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客观地分析和评估风险,通过科学的风险处置,确保不出现最坏的情景,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同时,有效防范化解风险还必须根据不同阶段风险集聚的特点,明确短期、中期和长期风险防控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短期以处置金融和房地产风险为重点。从短期看,金融风险和房地产风险是当前最突出的风险领域,主要表现为宏观杠杆率过高、金融资源错配和房地产泡沫等风险。这些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如遭遇突如其来的外部冲击,就有可能形成风险放大机制,并迅速传导至实体经济部门,继而引发系统性风险。要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健全市场化法制化违约处置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补齐监管短板和监管空白,采取措施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控制增量,积极处置存量,防止金融存量风险集聚,进而出现流动性风险。与此同时,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采取措施抑制房地产泡沫,避免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酿成系统性风险。
中期以处置实体部门风险为重点。从中期看,风险防范的重点主要是扭转实体部门杠杆率过高、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产业升级迟滞和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要推进实体部门发展从数量规模扩张为主转向质量效率提升的新轨道,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
长期以建设现代风险管理体系为重点。从长期看,政府部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滞后、风险管理能力不足,是风险防范和应对的短板。风险管理是一个覆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管理,而非仅仅是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处置。要加强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应对、风险处置等能力建设,降低风险成本和风险损失,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创新激励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建设现代风险管理体系,筑牢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石。
新闻推荐
“好孩子”的全球化之旅 一家“校办工厂”攀登行业巅峰的启示 □新华社记者 陈 刚
1月24日摄,工人在江苏昆山好孩子集团装配线上工作。□新华社发薛宏宇摄婴儿车、儿童汽车座椅全球销量第一,仅重6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