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黄沙满天飞,每年春天和秋天大黄风刮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日前,家住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的赵杰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这里从“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右玉绿起来了,也富起来了。
右玉县距毛乌素沙漠不到100公里,全年无霜期不到100天,自然环境恶劣,植物成活率极低。新中国成立之初,曾有外国专家断言,这里不适宜人类居住,建议举县搬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右玉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提出:“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种树。”
随后,张荣怀带着全县干部群众,在苍头河边,挥锹挖坑种下了第一棵小老杨。此后近70年里,右玉县坚持植树造林,林木绿化率从不足0.3%提高到54%,不仅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生态奇迹,更铸就了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
绿起来,一棵连着一棵栽
1949年,右玉全县近300万亩土地,绿化率不到0.3%,土地沙化面积达76%。“黄沙洼呵黄沙洼,吞了山丘吞人马。”右玉老县城东北这道叫“黄沙洼”的黄沙梁,长40里、宽8里,以每年数米的速度向老县城移动,西北面三丈六尺高的城墙几乎被沙土掩埋,变成了一面斜坡。
“向黄沙洼开战!”1956年的誓师大会上,29岁的县委书记马禄元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干部群众、男女老少一起上,人们挑起水桶,扛着树苗,拿着铁锹,向黄沙洼进发。没钱买树苗,他们就裁剪杨树枝插种;植树累了,便席地而坐,喝着凉水吃莜面。
国家启动“三北防护林”建设后,右玉被列为重点县,造林绿化大步上台阶——植树造林面积猛增至120多万亩。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右玉通过个人承包等创新机制,推动了小流域治理。
如今,右玉林地面积已经达到169.9万亩,与1976年的37.57万亩相比,增长了352.2%;林木绿化率由1976年的12.66%增长到2017年的54%。近20年,沙尘暴发生率稳定在年平均不足1天,赵杰担心的“大黄风”已几乎绝迹。
今年,右玉县完成大片造林10.24万亩,封山育林1.87万亩,通道绿化提升80.5公里,村庄绿化22个。此外,右玉县通过精准精细布局,推进国土绿化工程,营造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林,构建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稳定系统。
绿起来,一棵连着一棵栽,越来越多的绿色,孕育出无限的生机。
富起来,一任接着一任干
荒漠变绿洲并非终点,右玉以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在羊肉、小杂粮、沙棘等特色产业培育优质品牌,带动脱贫增收。今年7月,右玉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生态农业发展,因“绿”而焕发蓬勃活力。近年来,右玉县按照生态、高效、优质、安全、节约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断推进生态化种养,加快推进特色农畜产品全产业链开发,带动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右玉出产的荞麦、燕麦以及豆类等小杂粮和牛羊肉、沙棘等绿色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近亿元。
此外,右玉县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吸引了包括国电、中广核、大唐在内的众多风电、光电开发企业投资。目前右玉县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成为山西省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
不断改善的自然生态环境,也为右玉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提供了“美丽”资本。2017年,山西省批准右玉成立首家省级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当年全县旅游总人数达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7%,实现旅游收入20.89亿元,同比增长25%。如今的右玉,一项项旅游项目吸引着游客的目光,生态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任连着一任干,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摘掉了贫困县的“穷帽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的右玉县,在绿水青山之间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新闻推荐
2018年9月19日,杭州云栖大会上,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宣布,阿里巴巴成立芯片公司——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视觉中国资料阿里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