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旧金山湾区的前生今世,请读理查德·沃克的《消逝城市的画像:旧金山湾区高科技与繁荣的阴暗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理荣休教授理查德·沃克集一生研究大成,写成《消逝城市的画像:旧金山湾区高科技与繁荣的阴暗面》一书。沃克是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大卫·哈维的学生,他采用深刻的历史方法进行研究。沃克的研究跨越经济、城市设计、政治和环境。沃克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湾区生活和工作。沃克对湾区有丰富的研究和写作经验;自1990年以来,他出版了三本关于加州的书,主题从农业企业到生态保护。
RichardA.Walker
沃克的新书可谓我们时代的城市地理。沃克新书论述的出发点:旧金山都市区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它揭示了旧金山湾区的基本危机和矛盾,旧金山湾区是资本主义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典范,同时也是严重不平等和公共政策与基础设施失败的地方。本书涉及湾区的真正的地理定义,湾区的创新史(可追溯到淘金热时期),以及可能有助于湾区重新找回激进根基的当代运动。
湾区很少被列为顶尖全球城市,因为它的人口只有东京大都市地区的三分之一。但是旧金山都市区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具有无与伦比繁荣与活力的地方,它的全球联系和影响力远远超过它的规模。湾区作为全球新信息技术的中心地带,影响数十亿人的日常生活。湾区是地球上新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之一,也是全球许多最大和最富有公司的所在地。此外,湾区还是许多政治和文化运动的先锋,其思想正在改变着远超其边界之外的生活。它是资本主义、对人类进步和更美好未来的承诺的最好的希望。
就像18世纪的伦敦、19世纪的巴黎和20世纪初的底特律一样,湾区是一个捕捉时代想象、体现时代精神的城市。作为数字时代的首都,它是21世纪的关键推手,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地方。
然而,湾区暴露了资本主义繁荣的危险,在世界领先的经济和数字信息革命中,湾区遭受了一系列持续存在的问题,如疯狂的增长、极度无法负担的住房、可怕的无家可归、大量低工资工作,以及严重的空气污染。这些问题都是提供商品、创造就业机会、发展城市的社会机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问题都是政治体的地方病,如果不改造滋生这些地方病的经济、城市体系和阶级结构,这些毛病是无法治愈的。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湾区的政治经济概况:第一章是先锋科技产业的惊人增长,第二章是分工的扩大和不平衡发展,第三章是精英致富与社会差距的扩大,第四章是工作与工人的世界。本书第二部分围绕旧金山都市的地理和建筑环境,分三章展开。第五章是城市中心建设热潮,第六章是住房泡沫及其恶性效应,第七章是城市区域的向外扩张。第三部分从空间转向时间,从三个方面展望旧金山都市区的未来前景。第八章探讨了该地区的绿色遗产在巨大增长面前能否生存,第九章反思科技界主要思想家的未来主义,有时甚至错乱的思想,第十章通过展望湾区进步主义政治的未来总结全书。
本书标题“消逝的城市”来自劳伦斯·佛灵盖蒂(LawrenceFerlinghetti)1951年的一首诗,“往事如画(PicturesofaGoneWorld)” (我把本书主标题翻译为“消逝城市的画像”,完全直译,没有诗歌美感,各位读者若有更好译法,请赐教)。这其实有些误导,佛灵盖蒂和沃克并没有为失去或真实或想象中的更美好的过去世界而哀悼。读完这些作品后,真正“消逝”的东西——这既适用于诗歌,也适用于论文——是对于无暇之美与完美无缺的幻觉。
对于湾区的光明面,沃克并不吝铺陈笔墨。他的书仿似一幅广阔的画布,涵盖了旧金山大湾区的12个县,甚至包括具有紧密国内和国际联系的地区。
旧金山画像的中心是科技世界——这个行业只雇用了湾区十分之一的劳动人口,其影响却遍及几十亿人的日常生活。在美国发放的所有专利中,有六分之一源自湾区,是纽约的两倍。就国内生产总值而言,湾区可以跻身世界前二十名。湾区一直是加州经济的主要增长引擎,加州本身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超过法国和巴西。在美国所有地区中,湾区从2008年经济危机中复苏最快。沃克整理了一系列广泛指标,强调了以科技驱动的湾区经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用他的话说,湾区是“今日资本主义的闪亮之星”。
湾区收入最高20%的人日子也过得相当不错,尽管他们与收入最高的少数人不在同一个层次。他们的收入大约是无技能工人的五倍,高于全美平均比例。他们几乎全是白人,只有少数亚裔,女性较少,几乎没有非裔美国人。但是他们的人数略有减少,中间三分之一的人数肯定在减少。
这些光明面强化了与黑暗面的对比。旧金山湾区黑暗面有很多,最突出要数财富不平等。最高1%收入的人变得愈加富有,最高0.5%收入的人拿走全州收入的20%,这一比例比美国其他地区更为。湾区拥有比美国包括纽约在内的其他任何城市更多的高净值人士和更高的人均亿万富翁数量。
此外,湾区还有其他矛盾。湾区素以自由著称,劳工斗争历史悠久,沃克对此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细致回顾。劳工之外,还有民权、女权、移民权利、同性恋权利、美洲原住民和其他运动,都使湾区成为众所周知的“左岸”。
底层劳动力的收入不到湾区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大多数是妇女或少数族裔,或女性少数族裔,以及新移民。三分之二的人领取最低工资。他们大多无法获得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等福利。按联邦标准,湾区贫困率接近20%。湾区每四个人就有一人面临饥饿的危险。按测量社会不平等的基尼系数,湾区与危地马拉相当。
并且,美国最反动、最具惩罚性的刑事司法体系也主要源自加州。从绝对数字和人均数字来看,加州古拉格是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最沉重的负担落在有色人种的年轻人身上。
湾区技术产业高层的工资比美国其他地区同等工作要高。如此之高的收入所以可能,是因为高科技产业依靠掠夺中国、越南、孟加拉国等地大量低收入工人所带来的巨额资本。收入膨胀的高科技专业人士推高了房价,造成原本可负担的社区被绅士化。
沃克通过详尽细致的分析,认为多个来源的住房需求膨胀到疯狂的程度是湾区住房危机的主要原因。同样的动力在一个极端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在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无家可归者。湾区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住房危机。旧金山无家可归者露营 (SanFranciscoChronicle)
住房危机副作用之一是高速公路被每天上下班的通勤者堵塞,造成世界第四大交通拥堵。曾经陷于最低标准的中心城市预算正在复苏,而边远城镇甚至连最基本的服务也捉襟见肘。
沃克认为,我们在这个千年里看到的是战后白人搬到郊区的历史性逆转。郊区长大的孩子们,手里有钱,重新发现了中心城市生活的文明乐趣:酿造酒吧、新美食、娱乐场所、自行车、轻轨、煤气灯复古区等等。与此同时,内城居民的子女则被高房价和高租金挤出,逃往房价较低的郊区和远郊。
沃克对湾区的看法绝对是左派的。沃克认为马克思的经典思想,如资本主义、工人阶级、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和剥削等,仍然揭示了当代矛盾的本质。湾区确实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如果你已经确保了你在新镀金时代的位置;但如果你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开Uber车,或者在离你工作50英里的地方租不到像样的房子,那么湾区看起来就没那么美好了。从圣何塞人行道上无家可归的人或奥克兰面对全副武装警察的一名年轻黑人男子的角度来看,湾区看起可怕多了。自1950年以来,湾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个海湾边的城市,尽管有那么多好人和不息的斗争,在平等与社会正义、规划与民主、个人美德和公共利益方面,湾区远非一个光辉灿烂的山城。
《消逝城市的画像》是一部杰作:历史上溯到淘金热时期,范围覆盖整个湾区,关注世界上最先进的产业,审视复杂多变的人群。本书深入浅出,没有行话和学究气。沃克为受过教育的普通读者写作。每个想通过丰富多彩的细节了解湾区真实情况的人应该读读这本书。
附:旧金山怎样打败了洛杉矶?
1970年,洛杉矶和旧金山同为比较富裕的都市区,为什么今天二者差距越来越大?本书提出一个富有争议然而更让人信服的原因——时代精神(zeitgeist),即两地显著不同的企业文化、政策和管治。
城市是财富创造者。23个巨型城市区域就创造了1/4的世界经济产值。1978年以来美国90%的经济增长来自254个大城市,50%的增长来自30个最大的都市区域。美国经济一半的就业集中于1.5%的土地之内。
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世界范围内,大城市居民收入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倍。美国一百万人口以上都市区的人均收入比其余地区高出40%。
同一个国家的城市之间收入差异同样巨大。美国都市区年均收入从得克萨斯的布朗斯维尔的23,000美元到旧金山湾区的75,000美元,后者是前者的3倍多。并且收入的区域差异同时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差异,教育、健康和生活机会的差异。
21世纪时第一个城市的世纪,城市作为财富创造者作用日益显著,但城市区域之间的差异也将继续分化。1492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甚至在1750年时中国的人均收入还高于西班牙和英国,然而之后三百多年中国陷入衰落,直到最近才开始在收入阶梯上爬升。1970年,底特律是美国第六富的都市区;今天底特律的排名降到第52位。
《城市经济的兴起和衰落:旧金山和洛杉矶的经验》深入比较分析美国加州两个都市区域旧金山湾区和洛杉矶,两者起点相似,却走了非常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如今湾区仍居收入等级顶端,而洛杉矶排名却大幅跌落。这两个重要的都市区域经济应对全球化和技术变革差异显著。
本书挑战了许多关于经济发展的传统观念,并揭示新的运作机制。本书作者认为,必须理解三大因素的相互作用——经济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和制度因素——三者共同决定了区域经济如何应对机会和挑战。本书作者提出,都市区域经济发展取决于公司的组织变迁、人际网络和领导者网络,而这些因素过去研究甚少。通过深度研究旧金山和洛杉矶,本书为经济发展研究和世界城市区域研究提供经验教训。
一
双城记:1970年代以来的旧金山和洛杉矶
2009年,洛杉矶有1760万居民,美国第二大都市区。洛杉矶名义总产值为8760亿美元,世界上第十四大经济体,排名在墨西哥之前,落后于澳大利亚。
同年,旧金山湾区总收入为5.76亿美元,人口740万,世界排名第十八,在土耳其之后,印尼之前。
从地区总产值来看,大洛杉矶地区(包括洛杉矶县、橙县、河滨县、圣伯纳丁县和文图拉县等地),是世界第三大或第四大的都市区,而旧金山湾区则位列世界第20大都市区。从人均收入来看,旧金山是世界500万人以上地区中最富有的,而洛杉矶则排名第20位。
洛杉矶往往被认为是大规模郊区蔓延的典型,但这是错觉。洛杉矶都市区域的平均人口密度甚至高于纽约都市区,也比旧金山湾区密度高。洛杉矶都市区洛杉矶拂晓洛杉矶市中心
旧金山都市区由10个县组成,除了旧金山市区外,湾区还有两个密集城区,奥克兰和硅谷。旧金山都市区硅谷旧金山市中心
1970年以来,洛杉矶和旧金山经济发展道路大相径庭。洛杉矶的收入水平开始落后于旧金山,并且两者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1970年,洛杉矶的收入水平是旧金山的92%;2008年,这一比例降到70%。
1970-2008年洛杉矶和旧金山人均收入旧金山住房成本高,可能会抵消部分高收入。本书作者扣除住房成本(包括租房和买房成本)估算真实家庭收入,发现旧金山相对于洛杉矶的收入优势依然存在,甚至还高于名义收入。
1980-2010年旧金山和洛杉矶真实收入洛杉矶不仅落后于湾区,与美国其他主要都市区相比也相形见绌。洛杉矶收入排名从1970年的第4名跌至2009年的第25名,而同期旧金山收入排名一直位居前茅。
美国主要都市区收入排名双城经济表现差异如此之大令人惊讶,尤其这两个地区具有许多共同点:两地都在上个世纪由于国内和国际移民涌入,从而人口增长数倍,并且两地都有相当大比例的拉美裔人口。两地人口教育水平都很高,1970年,洛杉矶和旧金山分别有13%和17%的25岁以上人口具有本科学历(当时美国平均为11%)。两地依托资源丰富加州,受益于州内良好的企业和金融联系发展迅猛。两地都吸引了联邦政府二战后大量国防相关的高科技产业投资。两地都生产服务全球市场的高科技产品,例如飞机、半导体、软件和电影娱乐业。两地都有重要科技研究社区。两地的自然美景、气候和高品质生活利于房地产业发展,吸引有钱人搬入。两地共享加州的政府结构、制度和财政政策。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1970年时发展水平相近的湾区和洛杉矶都市区——当时二者无论在真实家庭收入、创新、投资、教育和创新产业就业等多项指标均不相上下——却在那之后拉开了距离?
湾区经济持续增长,居美国都市区经济发展榜首,不仅真实家庭收入(扣除住房成本)比洛杉矶高出50%,教育水平、创新产业就业、专利数目和风投资本亦优于洛杉矶。洛杉矶全面落后,几乎沦为中等城市区域。
尽管洛杉矶在威尼斯海滩和圣塔莫妮卡发展高科技和媒体产业的“硅谷海滩”,力图追赶,但湾区发展新经济获得绝对胜利,而洛杉矶则落败。
二
为什么旧金山打败了洛杉矶?
旧金山是如何做到的?
本书详细分析了两地经济发展趋异的不同因素。第2章讨论两地经济的产业组成。第3章讨论两地的劳动力组成,包括技能、工作类型和工资。这两章的分析结果表明,一旦把资本和劳动力分解,已有文献认为两地经济相似的观点其实站不住脚。经济比表面看上去的差异更大。第4章对特定产业进行案例研究,分析这些产业如何转型,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和机会。两地1970年代以来的经济结构演化、劳动力和工资结构具有显著差异,两地发展出非常不同的基本组织生态。
本书第二部分讨论两地的制度框架。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认为存在外部和内部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外因包括技术、贸易和要素成本,内因包括组织资本、劳动力、信息、企业网络、基础设施和政策。第5章讨论经济发展政策,和政府结构和治理对政策执行的影响。第6章讨论主要的组织行动者如何感知问题和机会,如何制定政策目标。第7章比较企业和行政网络的结构,本书称之为“关系基础设施”。
本书最后一部分总结前文讨论的不同因素。第8章提出两地的集体精神,或曰“时代精神”非常不同。这一点非常重要,某些地区/国家表明看结构非常相似,但深入分析发现实际差别很大。第9章,在案例研究基础之上,经济发展分析领域进行反思。除了总结我们对于趋异种种因素的认识之外,通过对两个都市区域的比较分析,思考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法论和数据的参考价值。
本书系统分析了影响经济发展的常规原因:洛杉矶航空产业的衰落、硅谷的崛起、不同的移民模式、变化中的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政策、城市便利性等,并逐一否定。
例如,两者经济表现的差异,是因为外来移民导致的吗?
洛杉矶比湾区外来移民更多,不过两者的区别并不显著,两者的人口增长速度接近,比美国全国平均速度略高。1970-2009年人口和人均收入年均增长速度
既然洛杉矶接受更高比例的外来移民,是否说明洛杉矶是更好的“机会机器(opportunitymachine)”?对于两地不同经济表现的一个常见解释是,低技术移民对于洛杉矶经济发展的影响。本书第3章论述,无论是对移民全体而言还是对某一群体移民(不同族裔、年龄、教育水平群体)来说,洛杉矶为外来移民提供的机会质量相对于旧金山更低。
再如,两地经济表现的差异,是因为收入分布不同导致的吗?作者利用人口普查的工资收入估算了地区收入分布的基尼系数(见下表)。旧金山和洛杉矶收入分布大致相同,基本对应于加州整体收入分布水平。1980-1990年代南加州收入水平不平等程度稍高,但这一差距在2007年基本消除。
工资收入的基尼系数本书提出一个富有争议然而更让人信服的原因——时代精神(zeitgeist),即两地显著不同的企业文化、政策和管治。
湾区的“开源文化(opensourceculture)”促进更开放的流动渠道,人、观念和资本在企业之间、业界和学术界之间自由流动;与之对照,洛杉矶企业和政府则盛行自上而下的“大狗”文化,以及大好莱坞工作室、大航空企业和大药厂传统上自给自足的企业管理系统。湾区投资者、企业家和科学家之间具有充满活力的关系网络,洛杉矶则付之阙如。
湾区具有更深、更强自我意识的区域思考的历史。海湾本身是分散的城市和县市之间合作的障碍,拯救湾区运动促进区域身份的形成。随着新经济的发展,企业和行政领导(例如湾区委员会)不遗余力地宣传湾区的“互联创新系统(interconnectedinnovationsystem)”,强调人力资本和风险投资的重要性,塑造创造“高工资、高技能”经济的共同愿景。
相对于南加州,湾区的组织和关系资源更强,这些资源是新经济发展的关键。
与此同时,洛杉矶则摇摆不定。客观地说,1990年代初期美国的经济衰退对洛杉矶打击更大,房地产市场遭遇更严重更长期的衰退,再加上1992年的洛杉矶暴动。尽管洛杉矶的领导偶尔谈起新经济,他们实际上更多关注如何留住城市的轻工业、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改善物流交通系统。湾区驶上了强调科技、创新和技能的“新知识经济”的高速公路,而洛杉矶则走向了“低速路”,因此付出代价。
“洛杉矶领导层坚信他们能够通过变得便宜而扭转乾坤,然而走这条路(低成本),他们只能去跟得克萨斯、阿拉巴马和墨西哥竞争。……他们以社会公平的名义,呼吁为低技能工人创造就业。但这一高尚的动机来自过时的经济发展信念,而且并不适合洛杉矶的市情,洛杉矶的规模和密度、高地价、高人力成本和高消费水平决定了它属于高成本都市区。”
三
我们能从这两个都市区域学到什么?
本书有关双城的对比分析不仅对加州,对于讨论当代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和争辩亦有借鉴价值。
经济发展的区域尺度
经济发展具有不同区域尺度,包括国家效应、邻里效应和区域效应。
首先,对城市进行国际比较时,展现出强烈的国家效应。例如,世界最高收入的前50个都市区,大约有40个在美国,反映了国家生产力差异对于都市区域的影响。
在连续统的另一端是都市区内部的邻里间的差异也非常大。洛杉矶和旧金山都市区域之内,既有年收入低于20,000美元的贫困社区,也有年收入10倍于此的富裕社区,此为邻里效应。
介于两者之间是一国之内都市区域之间的差异。区域效应很重要,但差别很大。区域人均收入既与邻里效应重叠,又掩盖了邻里效应差异,还反映了国家效应对区域的影响。
经济发展理论研究方法
本书总结了发展研究、区域科学和城市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科学的制度方法对城市经济发展分析的适用性和局限。
经济发展的三大理论框架比较:原标题:《地理学家理查德·沃克给旧金山湾区画像:高科技与繁荣的阴暗面》
来源:城读 CityReads
新闻推荐
第五套人民币六种币值中,分别选择了中国一种传统名花图案置于纸币正面,在各票面中部偏左处的花卉图案分别是:一元的是兰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