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都习惯了去楼下自动售水机取水,价格不贵,又省去了自己安装净水器的成本和精力。想象中,自来水在这个冰柜大小的机器里经过多重净化、反渗透,出来的一定都是“纯纯的”纯水——可新华社记者近日的调查却告诉我们:相信售水机的水质,可能还不如去相信“五星酒店的杯子”。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售水机出水口暴露、有的紧挨垃圾堆,有的没有卫生许可批件;而相关协会的抽检中,也发现了细菌超标,甚至有的没有滤芯、有的滤芯里发现了蟑螂等异物。
是的,你没看错,你喝的“纯净水”可能是通过蟑螂等生物作用“过滤”的。
制造这些不合格水质的,则是一些三无设备。记者进入多个“自动售水机”内部交流群调查发现,制售“贴牌”已然成为产业链,“代理商想做什么牌子可直接贴标”,随机附带“水质检测报告”,无人监管。
不仅如此,人们还要面临经销商售卡后跑路的风险。
最近,我们已经看到过太多“表面上”和“实际上”“承诺”和“现实”之间落差,从国际学校食堂到五星酒店。人们在高端、富丽的背后,发现了与苍蝇馆子、地下旅馆类似的混乱和污垢。
自动售水机虽然不算什么高端消费,但也是这些年来人们日渐重视饮水健康而延伸出的一种消费需求。而还不如自来水干净的“纯净水”,显然和大家的需求差距太远。
如今看来,“凭卖家自觉 ”这句话还不如“自求多福”来得实在。
从调查也可以看到,想喝上一口干净放心的水,真不是件简单的事,其中涉及治理设备造假、售水机经营备案、社区常态化监管、卫生部门不定期抽检等方方面面,有关机构不能因为去售水机买水喝是个人选择,就忽视了“饮水”的公共性质。毕竟,喝上干净的水,对公众来说实在算不上是什么过分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底,北京市将出台《北京市现场制售水机规范服务管理标准》,将对售水机经营单位统一设计包括批准文号、生产厂家等信息的二维码标识。
标准当然必要,接下来也期待辅之以严格、常态化的监管。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应该的”商家或许心里明镜儿似的,现在就是明摆着要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欺骗消费者,监管方不妨以更严密的制度、更主动的行动,断了商家的指望。
也只有监管者更用心、商家更小心,消费者才能更放心。
(思凝)
新闻推荐
价格欺诈、虚假宣传、质量问题是网购陷阱三大类型,在广州互联网法院受理的案件中,网络服务合同纠纷、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