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财经新闻 > 正文

“大师”太多,因为违法成本太低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11-16 15:06   https://www.yybnet.net/

“得癌症是因为体内呈酸性,防癌得多吃碱性食物。”“酸性体质生女儿,碱性体质生儿子。 ”这恐怕是民间听得最多的关于酸碱体质的传言。最近,该理论创始人罗伯特·欧·阳承认这一理论是骗局,被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决赔偿一名患者1.05亿美元。

美国的“酸碱理论之父”倒了,可是中国的“酸碱之父”还岿然不动。号称在国内最早提出该理论的梁双林在接受采访时辩称:“是美国人歪曲了理论,酸碱理论不会错!”但记者采访了多家三甲医院的专家,他们对此理论并不认可。

跟所有的伪科学一样,酸碱理论也披着一件科学的外衣。酸碱平衡并不难理解,人体内的体液、细胞、器官组织对酸碱度是有苛刻的要求。正因为生命之脆弱,所以,人类需要一个酸碱适度的生存环境,不能对环境污染问题坐视不管。

至于酸碱体质存不存在,美国法院的判决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一直以来,医学上并没有酸碱体质的说法,人体微妙的酸碱平衡是身体自我调节的结果。我们的身体就好比一台设计精巧的机器,实时控制着身体的酸碱平衡。

而号称“补一点,吃一点”就可以平衡体内酸碱就很荒谬了。人吃的东西是要经过胃的,胃本身就是个酸性的环境,碱性食物吃多了反而破坏胃酸的环境,造成消化系统的紊乱。而且吃进去的东西跟人消化以后产生的代谢物根本不是同一种东西,身体要调节的是这些物质,已经跟摄入食物没有直接关系了。

酸碱体质理论为害多年,当然跟民众科学素养不足、权威声音不够多有关,但一个破绽多多,根本站不住脚的理论至今盛行,已经不是理论本身的模糊性可以解释的。

从酸碱平衡到酸碱体质,再到食补、药补,形成保健品的产业链,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篡改科学,不断偷梁换柱的路线,利用人们对科学的不了解,夹带私货,目的很简单,只有将左右酸碱平衡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掌握在某些所谓的专家手里,才能将利益最大化。这已经不是科学真伪的争议了,而是骗术的变种。

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大师”层出不穷,这样的炒作之所以盛行,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违法成本太低了。这些年,“大师”不少,可受到惩罚的又有几个?受骗者不少,可是能拿回被骗走的钱,甚至得到赔偿的又有几个?

性质难界定,危害难认定也许是现实,但骗术就是骗术,名不副实、夸大其词、骗取不当得利都是它致命的要害。美国法院的判决提供了一个治理思路:给个巨额罚单,看他还敢不敢继续胡说八道?当举证难时,不妨考虑引入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条款,堵上维权难的漏洞。 摘自《钱江晚报》

新闻推荐

上交所密集发声 科创板积极推进

“正积极推进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的方案与制度设计”“争取2019年上半年见到成效”“希望市场各方充分挖掘、培育未来上市...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师”太多,因为违法成本太低)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