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崔雅芹报道 近日,中国银行肤施路支行工作人员成功阻止了一次客户手机银行动态口令牌外泄事件,并帮其办理一笔中行分期贷款15万元。
近日,中国银行肤施路支行客户常先生与一名年轻男子同行来到支行办理手机银行银行配发动态口令牌业务。大堂经理郭宇姣询问常先生的需求,常先生告诉郭宇姣:“我最近正向北京的一家财务公司申请办理贷款,需要公积金、两张人寿保单的抵押,手机银行端交易需要配电子动态口令牌才能实现。”
常先生的这一回答引起了郭宇姣的警觉,她便询问常先生,与其一同前来办理业务的年轻男子与他是什么关系,常先生说是自己要贷款公司的公司职员,而对于具体的贷款公司名称和动态口令牌的用途和使用方式却说不清楚,只是提到他通过街道传单小名片等多次了解过该公司,称年轻男子介绍的该笔贷款手续简单,准备通过年轻男子的介绍实现贷款。
于是,郭宇姣将目光转向一旁的年轻男子,询问其公司经营模式和具体名字,该男子回答得支支吾吾,始终强调着总公司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是专业的贷款公司。鉴于此,郭宇姣通过厅堂固定电话联系该男子提供的“公司财务负责人”作进一步查询。沟通中,电话接听方语言含糊其词,表示自己并不认识客户常先生,只是在微信上联系语音指导其登录手机银行操作。听这样一说,郭宇姣怀疑这是以贷款为名诱导客户开立电子口令牌。她立即与常先生沟通,告诉他,手机银行必须由本人使用,如果被不法分子掌握用户名、密码和“动态交易码”,将会危及账户资金安全。常先生这才恍然大悟,立即拒绝与年轻男子办理业务。
郭宇姣随后告知常先生:“你本人系我行优质客户,可申请我行利率低、手续简单的优客分期。”并介绍支行消贷经理为常先生做了中行分期贷款15万元。办完业务后,常先生表示以后可疑人员他绝不轻信,要信赖银行贷款,并特别感谢了中国银行肤施路支行的工作人员,连连声称今后办业务就找中国银行。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安蓓)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1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国家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