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火热的消费升级概念突然声势大减。无论是拼多多走红上市,还是榨菜和方便面的热销,今年国内的消费话题,充斥着对消费降级的担忧。
“当前消费市场和消费行为依然呈现提档升级的新趋势。”10月31日,沃尔玛、京东、京东到家、腾讯四方联合在京发布《2018中国零售商超全渠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围绕报告内容,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院长孙世芳指出,“尽管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较上一年有所降低,但背后的一大原因是城市居民消费趋于理性,更倾向于高性价比的产品。”
结构与观念转向
所谓消费升级,并非单纯指消费支出增加,而是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生态从有形物质品转向无形服务品、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这一方向切换。
从数据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这一趋势。上述《报告》显示,尽管当前食品、服装、居住、交通通信等传统消费领域依然占据国内消费大头,但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等新兴消费正在崛起。2017年,国民新兴消费占比达25%,相较2013年提升了2.1个百分点。
10月26日,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同样指出,当前消费正在从商品向服务消费升级。她表示,今年上半年消费者人均消费支出当中,用于服装消费支出的比例占据人均支出消费的7.4%,而用于教育、文化、娱乐这三种服务消费支出占比9.2%。消费者对“内在美”支出的占比呈逐渐上升趋势,甚至超过了外在服装方面的消费支出。
“十多年前,整个中国的消费结构中,旅游、休闲娱乐类支出较少,大量的支出是在实物上。”10月26日,尼尔森中国区电子商务研究副总裁洪锴告诉记者,“当下消费者的支出品类宽度在变化,有更多科目需要支出。”
例如,同样的消费预算,过去消费者可能会一次性消费在某个奢侈品产品上,如今则拆分为多样消费。“这不是消费降级,而恰恰是消费升级的表现。”洪锴强调。
此外,《报告》显示,当前中国中等收入人群在消费时除关注产品质量及时间外,有73.8%的消费者在消费时更关注商品的性价比。“‘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等消费观念已被‘买精买好’的观念所取代,品质的对应商品不再与最贵挂钩,追求以合适的价格高效选到有用的好东西,是当前消费者的主要消费观。”10月31日,孙世芳表示。
消费渠道升级
除了消费结构和观念在逐渐调整之外,当前的消费手段也在升级,这也是整体消费呈现升级的一个突出表现。
“消费者的消费手段也在日渐丰富,过去的消费途径是传统而单一的,仅限于线下、现金、现货、现场交易,如今的手段更加多元化,可以在线上也可以在线下,甚至可以线上线下融合,形成更好的体验与更低的价格。”赵萍分析称。
事实上,线上与线下优劣势各异,在客群、场景、渠道三大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线上渠道方便、快捷,但线下的体验及信赖度优势同样无法取代。因而,随着线上获客成本的不断提升与线下业绩的持续下滑,线上、线下零售企业更加注重商业本质的回归,开启创新、融合之路。
而就实现形式而言,当前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主要有三种形式:基于供应链效率提升的融合,基于消费体验重构的融合以及基于会员与营销一体化的融合。
例如,通过腾讯门店小程序,消费者能够实现线下逛店时“边逛边扫”,自行线上结账甚至注册会员。商家则能够在消费者开卡绑卡、领券、扫码购、停车、导航等功能中,全方位理解用户,进而以活动营销和关系链的分享,结合社交玩法(如IP合作、朋友圈广告、社交立减金、拼团、签到、代金券等)全时互动方式拉新促活、提升会员粘性。据《21世纪经济报道》
新闻推荐
此前,深圳一法院审理了一起因投资买卖虚拟货币引发的纠纷案。法院经审理认为,在虚拟货币的合法性尚未明确的情况下,投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