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一系列旨在缓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政策陆续出台。目前这些政策效果如何?企业融资形势有哪些变化?在30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以及多家银行机构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回应。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30万亿元
“经过这一段的努力,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王兆星表示。
据他介绍,目前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已达30.4万亿元,增长幅度还在不断上升。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8.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较各项贷款同比增速高7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户数超过1600万户,同比增加406万户。
贷款利率方面,18家主要商业银行三季度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6.23%,较一季度下降0.7个百分点。
据工行董事长易会满介绍,截至9月末,在工行有融资的民营企业7.9万户,比年初增长11%,占全部融资企业客户的77%;融资余额近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000多亿元;平均贷款利率5.2%。建行董事长田国立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建行新增普惠金融贷款占建行全部新增贷款的14%,趋势还在明显上升。
王兆星表示,银行保险机构要从发展战略、市场定位方面,把民营经济、小微企业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加大信贷倾斜力度,在新增贷款当中不断提高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授信的比重。
此轮民企融资“难”在流动性压力易会满表示,这一轮的民企融资难,主要不是难在民营企业经营出现大面积实质性的变化,不是难在银行体系的断贷压贷,而是难在流动性的压力。
“流动性压力主要是直接融资和表外融资渠道受阻,包括发债困难、股权质押融资等带来的一些风险,使个别民营企业的存量融资到期无法正常接续。实际上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余额是增长的,授信也是保持基本稳定的。”他说。
他表示,造成部分民营企业流动性困难的原因,偏离主业、过度融资、高杠杆是共性。“我们要发挥好财务顾问、投资银行的作用,发挥专业优势为民营企业当好参谋,帮助企业理性经营,持续发展。”
对融资贵的问题,易会满认为,不是贵在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的渠道,而是贵在各种新金融、类金融、民间融资等渠道,抬高了整个企业的债务成本。
“这一轮的融资难融资贵,带有鲜明的阶段特征,要分清楚难在哪里,贵在哪里,才能够分类施策、分类指导。”他说。
综合施策解决融资难题
“加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应该在金融需求和供给两侧同时发力,综合施策。”王兆星表示。
他说,从需求侧来讲,银行应该筛选出切实有效的贷款需求,选出产品有市场、技术有竞争力、经营管理好的企业。从供给侧来讲,要下功夫增加有效供给。
他认为,一方面要增加金融供给者。既要充分发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规模大、覆盖广、管理先进等优势,同时也必须发展一些贴近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小银行机构,共同形成一个更加活跃、适度竞争、富有效率的市场。另一方面,既要依靠一些传统的手段、方法和机制,同时也必须依托现代信息科技推进金融供给的持续创新。
他强调,缓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既要靠政策支持,也必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在市场竞争中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市场检验成功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才有可能进一步真正成长为更有竞争力的企业。
应对我国资本市场充满信心
针对近期我国资本市场的波动,王兆星表示,当前市场的波动有多方面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世界经济、国内经济进入周期性结构调整的阶段,国际周边市场同样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
他表示,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性去杠杆、持续巩固经济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最近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有关政策正在逐项落实当中。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出台了很多措施,随着这些措施不断落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向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资本市场一定能够实现健康发展,应该对我国资本市场充满信心。”王兆星说。
他表示,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公司治理、提高市场透明度、完善法制建设、加强对投资者保护等将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下一步重点。□据新华社电
■新闻链接
如何看待四次降准后的“资金面”?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累计实施了四次降准,向市场净释放的资金约2.3万亿元。在此背景下,市场和企业的“资金面”情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大河无水小河干。为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中长期的资金,央行在今年的1月、4月、7月和10月,先后四次实施定向降准,向市场净释放资金约2.3万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降准不改货币政策稳健基调,旨在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在定向降准的同时,央行还往往会搭配使用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进一步扩大流动性投放。
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张文红认为,在定向降准、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正积极向小微企业传导政策红利。
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资金面正有所改善,但民企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并未完全解决。
专家认为,央行将流动性注入银行体系后,还要受到资金供求双方意愿和能力的制约。金融体系即便“有钱了”,但仍需要进一步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让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
为此,近期一系列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陆续推出:
10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的方式帮助缓解企业融资难。
同日,央行再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
将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债券、贷款纳入到央行合格担保品的范围,并在央行宏观审慎评估的框架中增加了对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的评估的参数。
督促银行完善内部制度安排,激发各级行和各级员工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很多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关键是如何将这些落实到位。”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微信公号10月30日消息,在10月3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期间,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