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风情画
作品的采样主要来自车夫、棚户和弄堂居民。根据翔实的调查,作者分析三大群体的成员来源、收入水平和生存现状等情况。
卢汉超的著作《霓虹灯外:20世纪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中文版,最初于200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属于“上海史研究译丛”之一。卢汉超原籍上海,时为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大学历史系教授,从事近代中国城市都市化与工业化研究,该书为他赢得了极高声誉。时隔十余年,山西人民出版社近期重版该书,译者仍是段炼、吴敏、子羽。
该书重版很有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期也出版了连玲玲的《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我以为,两部作品与卢汉超的著作,可谓“民国老上海历史三部曲”。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迅速以蓬勃姿态跃居为东方明珠。老上海屋檐下人们的活动,构成了这个大都市特有的变奏曲。面对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管哪个阶层的上海居民,都采取了实用主义的、老练通达的价值观。《霓虹灯外》因其立意,并不关注大上海的五光十色,更切近普通居民日常的衣食住行。
作品的采样主要来自车夫、棚户和弄堂居民。根据翔实的调查,作者分析三大群体的成员来源、收入水平和生存现状等情况。作者描述了车夫的艰难处境,同时,从物理力学角度解释劳动强度,又从车夫的轮休制度和打牌喝茶听评弹等娱乐活动,实事求是地说明这一行当并不像许多文学或历史见闻描绘的那样“落后”,这也是行业持久存在且具有劳动吸引力的原因。
而对于棚户区,作者以药水弄、藩瓜弄和肇嘉浜为例,其住户主要是“移民”,尤以苏北人为主,进厂就业是他们的梦想。为此,他们需要社会关系的介绍,给工头送礼,有些还须经过技能考试,棚户构成了上海早期产业工人队伍。城市生活远非他们所想,给他们打击的同时也有些许希望,他们渴望逃离农村的状况,城市是唯一可能拥有的光亮。
弄堂居民是本书的讨论重点。一栋面积50平米、人为分隔房间的楼房,至少要容纳三四户人家、十几二十口人,而且成员复杂,其居民有工人、教师、画家、作家、店员、白领、小业主等等。一板之隔,演绎各种人生。邻里之道,怎样保持适当的距离,那是生活的艺术。作者从时人记载和社会案例里,提炼了“七十二家房客”的各种生活场景。“倒马桶”揭开了都市生活清晨的序幕;家庭经营模式的纸烟店、粮店、熟水店、裁缝店、点心摊,与走街串巷的小商贩,提供了便利的社区服务;深夜巷口传来的卖馄饨摊的吆喝,用长筒袜系缚吊下的宵夜篮子,给上海弄堂的晚间生意平添了别样风情。
本书的另一大价值还在于揭示了“现代房地产市场的兴起”。作者指出,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是随着里弄的建设而兴起的。这部分阐释与石库门的兴起紧密相连,除了相当专业的石库门建筑结构和空间变化的阐释之外,作者利用各种数据和图表呈现民国时期上海的房屋转租情况,分析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在地产登记上出现“挂号洋商”的特殊产权模式,而所谓的“二房东”现象,事实上也是上海独特的商业文明反映。在房源紧张的前提之下,房客变成房东的层层转化,说明商业意识不仅存在于大商贾,也能因谋生而产生的小买卖中找到。
新闻推荐
“我犹如坐上贼船,跳海必死无疑,只能随遇而安。全靠信心才坚持到现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兼广州达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