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财经新闻 > 正文

中国银行将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不少于当年营收的1%

来源:澎湃新闻 2018-08-09 20:22   https://www.yybnet.net/

“中国银行将大幅度加大集团创新研发投入,在常规科技投入之外,每年投入科技创新研发的资金不少于当年营业收入的1%。银行业同业来看,营业收入的1%是金融行业普遍采用的投入方法,目前看1%的投入对于中国银行来讲是比较适当的。”

8月9日,中国银行首席信息官刘秋万在主题为“加快金融科技创新,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银行业新闻发布会上做出上述表述。另据其透露,中国银行也正在积极筹备探索成立金融科技公司,今年内或将有新举措。

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刘秋万表示,2018年,中国银行将科技引领数字化发展置于新一期战略规划中,将着力打造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三大技术平台。

刘秋万称,2018年,中行将完成三大技术平台建设,为业务与经营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生态化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持续开展主机平台非金融类交易和小型机应用向X86平台迁移。2018年4月主机下移一期项目成功完成,分布式核心已承载了核心业务50%以上的交易,日交易量1.85亿,节省主机资源2.8万MIPS,减少基础设施投入6亿元以上。

“目前,中国银行已经在12个项目在试点区块链的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数据共享、跨境支付、数字货币、数字票据等场景。根据2017年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的统计,中国银行的区块链专利申请达到11项,居全球企业第20名,居国内银行业第1名。”刘秋万说。

另据介绍,中国银行利用实时分析、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内外部数据,通过对客户、账户和渠道的综合分析,进行客户资金流监控、优化信用风险评价体系、识别潜在违规客户,已初步构建覆盖实时反欺诈、智能反洗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领域的风控体系。2017年底至今,已累计监控交易数亿笔,拦截欺诈交易数千笔,避免客户损失数千万元。

应用科技手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上,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郭为民表示,对于企业,以前针对企业风险很多还是依托于结构化的数据,固定的风险模型,包括它的资产、现金流、抵押物等等。现在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用机器人去把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结构化。

“也就是说,可能某个企业发生了群体性的投诉,在社交网络或者在互联网其他方面有一些反映,但不是结构化的数据。我们的机器人会关注这些热点,同时把风险关联到这个企业。通过法院、工商、质检或者债券登记等等这些结构化的风险提示,我们还能够通过舆情,把它关联到这个企业和这个企业关联的上下游,可能穿透两层以上包括股权、担保关系的企业,然后把这些风险归集到一个企业,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的预判这个企业的潜在风险,有效降低不良率。”他说。

新闻推荐

推动落实好公募基金参与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账户试点等多项工作 证监会:通过改革开放促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相关新闻]8月8日,证监会表示,将把“六稳”的要求贯彻到资本市场监管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全面深...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银行将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不少于当年营收的1%)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