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咨询如何辨别非法集资
相关链接
●第一招:看特征
特征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有权批准从事金融投资业务的一般是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和它们的直属机构。
特征二: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特征三: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
特征四: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犯罪分子往往与投资人签定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管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
●第二招:看来源
街头传单、推介会、免费旅游、短信、电话、QQ、微信、上门推介、熟人介绍……如果你的理财信息来源是从这些渠道来的,切勿轻信。
●第三招:看回报
“保本保息”、“100%保本”等,直接不予理睬,国家规定,所有理财产品不得承诺保本保息;许诺的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银行利率,也请远离。
●第四招:看主体
市民可登录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址:http://gsxt.saic.gov.cn/),输入公司名称进行搜索,并逐项加以判断。没有许可证、超范围经营、行政处罚信息、经营异常信息、严重违法信息等项目下有记录或工商异常状态的公司不可轻信。
●第五招:看舆情
可使用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直接搜索理财公司的名称,如果发现查询到的内容有如下字眼:骗子、非法集资、风险、举报、处罚、诈骗、不诚信、跑路……这种公司往往就存在问题,一定不能轻信。
第六招:看资质
可以根据理财产品性质,给相关监管部门打电话,请专业人士指导分辨。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请大家谨记高息“诱饵”不动心、老板“实力”不崇拜、“官方”背景不迷信、“合法”吸储不大意、熟人“热心”不轻信。
新闻推荐
杭州互联网法院在浙江省十里丰监狱开庭审理两起案件。因在淘宝网上卖假货,杨某和李某某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