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乱象为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埋下多重隐患。部分业务绕过监管进行监管套利,“以钱炒钱”、不合理加杠杆、多层嵌套等问题不少,变相抬高资金成本。经验表明,金融机构间不同监管统计标准和数据信息不共享是产生上述乱象的部分原因。因此,精确的数据统计系统成为防范金融领域风险、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良药”。
若拥有质量高且及时有效的预警监测数据,那么有关部门就可提前预知金融体系的许多潜在风险。在此过程中,有关部门也能更科学、全面和高效地决策。
在诸多业界人士看来,金融业综合统计是有效防范金融领域风险的前提之一,也符合持续推进金融改革的要求。从长远看,金融业综合统计是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金融稳定迫切需要。
央行早在2016年3月就开展金融业综合统计的试点工作。综合统计在去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已有所提及。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还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的意见》。
作为金融的量化反映,金融统计工作至关重要。当下,仍有许多问题摆在金融业统计工作面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推进金融统计工作关键。
首先,是如何全面收集基础数据和统一数据标准。须在央行统筹下,加快制定并完善统一数据的标准和制度体系。妥善利用大数据力量,发挥金融科技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的优势,提高数据整合和信息归集能力。在庞大的数据中尽可能地精确筛选,以便监管部门及时根据数据准确研判。
其次,是需加强各成员单位间的协调与配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目前监管的基本框架仍是分业监管。在此背景下,数据收集过程会产生一定阻碍,比如银保监会、证监会等有各自的统计系统,未来在央行牵头成立的金融业综合统计管理工作小组中,需让这些成员单位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统计工作。对一些交叉性金融产品,如何避免被重复统计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第三,是部分金融活动游离于金融统计体系外,金融业基础数据存在不健全现象。在新的金融业态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想要随时动态识别新风险点难度不小。以互联网金融行业为例,部分从业机构尚未接入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相关经营状况游离于国家金融统计体系外。这些都给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造成很大困难,需从制度上尽快完善。
总的来看,虽然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有些困难,但必定会成为我国能否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战役的关键。数据信息共享会帮助金融监管部门消除监控空白、压缩监管套利空间,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