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法集资、银行卡被盗刷、买理财遇飞单的案例屡见不鲜,受害的普通百姓有的是拿了自己的“养老钱”用来购买所谓的“高回报”理财产品,在风险袭来之前,他们曾满心希望这种“以钱生钱”的办法能给他们持续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最终都遭遇人财两空。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维权日已经到来,生活中常见的理财风险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远离这些陷阱?
保险理财陷阱多,投保之前要注意
近日,王先生接到某保险公司客服人员电话,客服人员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做市场调查,完成电话回访后可以向他免费赠送3个月的交通意外保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尽管接受了保险,王先生心中仍然充满疑虑,“这种免费保险究竟靠不靠谱?”
一个简单的电话调查,就能获得保险公司赠送的免费险,这种情况在如今并不少见,那么,这样的免费保险真的靠谱吗?消费者在接到免费保险的电话时,应该切记向官方平台确认赠送保险是否真实有效。在金融市场上,有一些保险公司会通过赠送保险与客户建立联系,不法分子利用这种保险公司的营销手段作诱饵,行使诈骗,当被询问到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时,就要特别谨慎小心。
理财套路要认清,投资购买需谨慎
随着各类投资交易方式的不断面市,一些理财、金融信息公司都会以高额利润回报投资者,市民在遇到此类情况时,要如何处理呢?专家建议,谨记防范风险,不要贪图高额收益,尤其是理财产品宣传中的预期收益或提及的过往收益等,这些往往都不能全信。另外,客户要对理财产品的说明书、合同条款或招募说明书等资料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官方网站信息查询产品的收益报告或致电产品经营的主体公司及时了解所购买产品的收益情况。所以市民在生活中应加强警觉,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高额回报不可轻信 小心陷入非法集资骗局
目前凡是未经批准面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高额回报的行为均是非法集资。生活中民间投融资中介、网络借贷、虚拟理财、房地产行业、私募基金、地方交易场所、相互保险、养老机构、“消费返利网站”、农村合作社是常见的非法集资形式。参与非法集资本身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非法行为,因此受到损失理应自行承担,投资者更应该谨慎对待,对高回报产品诱饵不动心,对熟人“热心”不轻信,对“官方”背景不迷信,对老板“实力”不崇拜,抵制高息集资诱惑,理性选择投资渠道。
知识链接
部分机构客服热线:
腾讯财付通:0755-86013860
支付宝:95188
中国银联:95516
中国银监会:010-66277510
中国证监会:12386
中国保监会:12378
中国人民银行:12363
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12315
新闻推荐
中新网3月14日电,在国新办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或者是富足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一般在20%-30%之间。从这个数据情况来看,我国恩格尔系数确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