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名称是公司的脸面,更是公司品牌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整个A股市场投机风盛行的大环境下,不少别有用心的公司常跟随市场热点声言转型,紧接着给自己取个和热点接近的新名字。这个举动常常会引来资金的追捧、股价的蹿升。这种“转型是假,炒作是真”的情况甚至在一家公司多次发生。
数据显示,2010年~2016年,沪深两市变更证券简称的上市公司由148家攀升至248家。与此同时,主动变更证券简称的上市公司数量随之增多,主动变更证券简称的公司家数占更名总家数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0年,沪深两市主动变更证券简称的上市公司仅有28家;2011年~2013年,这一数字稳定在30~50家;到了2014年,主动更名的上市公司数量翻番,达到了90家;2015年,更名公司数量“破百”,达到135家之多;2016年,这一数字又进一步增长至139家。
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划分,2016年以来,沪深两市27个行业中均有上市公司证券简称发生变更,其中涉及公司181家。而从各行业变更家数来看,隶属机械设备和文化传媒的上市公司变更家数最多,分别为18家和17家,而电气设备、房地产、电子、交通运输和轻工制造5大行业均有不少于10家公司变更过证券简称。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主动变更证券简称的原因不外乎主营业务变更、重大资产重组等情况,因此有不少投资者视更名为利好。不过,记者了解到,经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之后,不少更名公司的后续业绩却表现欠佳,2010年以来,有超过半数更名公司的业绩增长都难以稳定持续到第二年。
2016年9月,上交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来规范公司改名行为。该指引的出台,初步遏制了上市公司主动改名的热情,但弹性的监管能否遏制任性更名,仍有争议。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市场正向价值投资转变,与其把公司改名与否当回事,还不如从公司的内在价值、获利能力、成长性等方面着手,趋利避害。
据《证券市场》
新闻推荐
随着股价的不断下跌,在新股发行加速扩容的大背景下,破发的阴影正在笼罩次新股板块。上周四,红蜻蜓盘中破发,成为自2014年重启IPO后又一只破发的个股。WIND数据显示,2014年IPO重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