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经济增长回落的同时,物价涨幅有所扩大。由此对居民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
7月份,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3.3%,不仅创下年内新高,也是自2008年11月份以来的新高。受盛夏时节恶劣天气增多影响,老百姓感到,蔬菜、农副食品价格上涨明显。这也被统计数据捕捉到。7月,食品CPI同比上涨6.8%,环比上涨0.9%,鲜菜价格环比涨幅最高,达到4.3%。与此同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则延续了6月份以来的回落态势,意味着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降温。
我们认为,这种微型滞涨的格局很可能延续到2011年上半年。
经济增长的下滑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制造经理人采购指数(PMI)等一些先行指标显示,未来经济增长还将持续回落。有关部门解释说,经济回落主要是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从数据看,重工业尤其是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下滑得最快,这显然受到了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的影响。下半年,国家还将关闭一大批这类企业,GDP增速还将受到一定影响。此外,国家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财经货币刺激手段,下半年或将退出,表现为货币供应速度的下降,财政投资力度的减弱,以及政府投融资行为的进一步规范等等,这些措施也将使经济降温。
相比之下,物价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响更大。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增加较快,部分是因为物价的走高,扣除物价后的实际上涨则增长较慢。对于下半年的物价走势,大家看法不太一致。不少人认为,7月的CPI已经是年内最高了,此后将有所回落。7月份以后,所谓翘尾效应会逐步减弱。在7月份3.3个百分点的CPI上涨中,新涨价的因素只占到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CPI上涨都是因为去年同期的基数较低。此外,上游价格的持续回落也在为物价上涨减压。6月开始,生产价格指数(PPI)涨幅连续两个月回落。
不过,我们认为,从很多因素看,物价水平总体上会处在一个上升通道中。首先,极端天气此起彼伏,不仅影响国内物价,国际小麦等大宗商品价格近来也出现明显上升。俄罗斯日前已下令禁止本国小麦的出口。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期大量投放的货币最终将影响到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不会马上带来物价上升,但通常经过6个月左右时间的调整后,将对物价带来上升压力。最后,一些重要商品的价格开始进入上升通道。一个是猪肉价格,猪肉占到CPI权重的10%。因前期肉价一直比较低迷,养猪的积极性下降,未来一段时期,猪肉供给相对紧张;另一个是劳动力价格,今年以来,用工成本上升明显加快,这不会是一个暂时现象。
在上述几点因素作用下,物价或将进入一个温和上升周期。但即使上涨相对温和,对老百姓生活成本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对于很多拿固定工资的家庭来说,工资调整通常要滞后于物价的上涨。随着物价上升,实际的收入水平相应地下降了。
那么,除了生活开支之外的收入呢?实际上也在缩水。2008年12月至今,一年期存款利率维持在2.25%,从CPI来看,今年过去的7个月中,有6个月的实际利率是负的。也就是说,存在银行里的钱也在不断变少。
未来一段时间,尽管物价加快上升的可能性不大,但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任务依然比较艰巨。因为,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对付通货膨胀的手段实在是太少了。 (据《新闻晨报》)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记者分别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精神,国家有关部委近日分别出台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