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朱文龙
12月19日,一则“小伙丢失20万元人工耳蜗,找不到需做开颅手术”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19日晚,有网友对求助帖内容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众人接力寻找耳蜗的“正能量”事件马上转成了网友寻找真相的热点。
网友们对求助信息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一是人工耳蜗的价格,按照当事人李女士最初的说法,“这个耳蜗价值20万元”,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又改口说“2008年做手术时整体从里到外的费用是17万元”,至于为什么多说了3万元,她并没有进行解释;二是人工耳蜗的安装时间,有媒体报道称,李女士的弟弟所丢失的人工耳蜗为澳大利亚科利耳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所生产,2015年4月在北京APSCI大会期间,这种耳蜗才上市,与李女士所说的手术时间不符。对于此事,李女士也没有进行回复。提出这些疑问虽然无助于寻找耳蜗,但是都关乎求助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信息失真,即使网友爱心爆棚,最终也不过是一出闹剧。
“人造耳蜗”价格不菲,种植不易,家人对相关信息应该是完全了解的,能够给公众一个明确答复。但是,针对这些疑点,当事人一直未给出明确说法。有自媒体据此认为这是李女士在故意“卖惨”,“丢失20万人造耳蜗”可能是一场商家谋划的“炒作”闹剧。在真相没有浮现之前,确实不宜用“炒作”简单定义此事,求助信息中的那些疑点,或许是因为当事人过于焦虑而导致表述不准确。真实情况究竟怎样,我们还需要等待当事人的解释。无论这件事怎么收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李女士满是“破绽”的求助信息,让寻找耳蜗的过程变得曲折复杂了,也让很多人对类似信息有了更多的不信任和抵触,甚至因此变得麻木和冷漠。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随着众多互联网平台的兴起,“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为现实,借助自媒体及时发布信息,成了个体求助的重要模式。不可否认,不少身处困境中的人通过这种求助方式获得了帮助,但在这种模式下,很多求助信息并没有完全忠于事实。一些人为了博取人们更大的同情、获取更多的帮助,夸大自己困难的现象时有出现。不忍之心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情感,很多人都是因为在网上看到种种“惨相”,自觉参与到公益或慈善活动中,成就了社会中的各种“最美”。但是,无论是善还是美,都不能脱离真实这个前提。一旦求助者被发现制造虚假信息或者夸大其词,不仅救助者会感到上当受骗,不再相信“狼来了”,而且整个社会的诚信也会受到侵蚀,人与人相互猜疑的社会很难形成凝聚力,也很难再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所以,要求求助者实事求是地发布信息,并不过分,人们对发布信息的质疑也不是吹毛求疵,这都是自觉捍卫社会诚信的行为。
20日,仍未找到耳蜗的李女士对媒体称“会给一个解释”。希望她能真正认识到公众质疑的价值所在,认真地回答好那几个疑问。人工耳蜗丢了,还能找回来,但是公信力丢了,就很难再找回来了。
新闻推荐
据澳洲网报道,近日,澳大利亚墨尔本联邦广场出现“圣诞帽小偷”。一名男子头戴圣诞帽在CBD区域行窃,帮助残疾人上厕所后竟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