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左)自始至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文丽 陈月如 本报记者 周瑶慧 文/图
2月3日晚9点过,暂时忙完医院一天的疫情防控工作后,张超回到家,在护士妻子的帮助下,开始输液。连续10天,他每天都需要输入丙种球蛋白,增强免疫力,抑制骨髓癌的扩散。
张超,今年46岁,是四川省资中县双河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袭,他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被同事称为“三忘医生”。
忘病痛重症不下火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到防控任务后,张超没有皱一下眉头。他不顾自己还是一名身患重症的病人,靠前指挥,每天带领全院职工共御疫情,往往要忙到半夜才回家自行治疗。
2014年1月,突感乏力、食欲差的张超,到重庆三军医大的大坪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于当年11月进行了自体干细胞移植,并前后经历了14次放化疗。为抑制病情发展,他每月还需坚持口服药物治疗。
生病后,张超的免疫力特别差,需长期摄入丙种球蛋白增加抵抗力。2019年12月,张超去医院复查,各项指标上升,伴有复发的倾向,医生劝他住院进一步治疗。但因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无限期推迟住院时间。而连续数日的忙碌奔波,也让他的抵抗力直线降低,必须每天输入丙种球蛋白。
忘时间坚守疫情最前线
从一名卫生院外科医生,到双河镇卫生院院长,一身白大褂,张超一穿就是27年。在抗疫一线,他既是临危受命的白衣战士,也是冲锋在前的白衣勇士。
1月17日,春节假期将至,得知疫情相关情况的张超,主动放弃假期,坐镇一线调控疫情防控工作。
1月22日,在接到将双河镇卫生院作为隔离治疗区的通知后,张超紧锣密鼓安排监督规范隔离病区的改造修建。从接到通知到完成隔离病区建设,仅仅花了半天时间。
1月23日,双河卫生院隔离病区接收到第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患者,后又陆续接收到11名留观者,三楼隔离病区已不能满足需求。
“现在疫情形势严峻,组织上需要我们腾出更多的病房用于隔离留观病员,我们不能拖了后腿……”疫情紧迫,张超当机立断,当即决定将二楼也改造成隔离区。说干就干,他和职工们一起搬桌椅、病床、器械、电脑、药物及诊疗耗材。安顿完这一切,已是当晚9点多。
1月24日凌晨5点,医院前一日收治的一名疑似患者被确诊,张超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及时安排留观病员监测及疫情防控工作……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的他,早已忘记了当天是大年三十。
忘自我面对困难冲一线
自1月23日转入第1名疑似患者以来,双河镇卫生院10多名医护人员,已在抗击疫情的前沿奋战了数日。这里是资中具备资质的传染病隔离区之一,目前收治的全部为留观病员。
1月24日,张超仍守在办公室查阅抗疫文件。突然,手机铃声响起。
“留观病人伙食怎么办?”
“物资到之前我来送。现在防护物资紧缺,不能让大家在没有防护的情况接触隔离病区。”忘了自己病人的身份,张超义无反顾,承担下了这份“高危”工作。
“我是一名党员,我应该站出来,这样才能带着我的同事们一起战斗!”即使身躯已极度疲惫,即使脸色已呈现出明显病态,张超仍然选择咬牙继续坚守在岗位上,带头值班值守,每次一到医院第一件事情就是到病区关心监测情况以及医务人员的防护情况。当部分医生、护士家中临时有事必须回家,他又自告奋勇为他们代岗,让他们安心回家处理事情。
就是这样一位医生,他总是忘记自己,忘记时间,忘记病痛,但他却是职工的“主心骨”,带着“跟我上”的狠劲,安抚病员情绪,关心职工身体,在关键时刻彰显了作为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新闻推荐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内江在行动 全市各级各部门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在内江市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处置办公室,医疗卫生人员严阵以待◇本报记者段春秀1月26日,在内江市疾控中心...
资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资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