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资中新闻 > 正文

以赤子之心 写艺术人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姜公醉回内江侧记

来源:川江都市报 2018-01-19 13:06   https://www.yybnet.net/

姜公醉观看作品都兰亭(左一)赠送姜公醉大千文化卡印章上的字与大米作对比姜公醉现场所作书法作品《中国历史长河巨联》市民观展

◎ 内江全媒体记者李静 文/图

1月9日上午,“醉墨古韵·金石开新”姜公醉书法篆刻作品展在张大千美术馆开幕,共展出书法篆刻作品150件,吸引许多市民以及书画篆刻爱好者到场观展。

姜公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此次展览是75岁的姜公醉阔别家乡19年,再次回到内江,带给沱江儿女的一份见面礼,同时也带来了他的艺术人生故事。

回家乡乐为文化建设作贡献

数字“19”,对姜公醉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1943年11月19日,姜公醉出生于四川资中;1964年6月19日打第一份工补贴家用;1981年11月19日,姜公醉母亲去世;2005年5月19日,姜公醉开始北漂。

如今,他选择了在离开家乡19年的时间举办这次书法篆刻作品展!

开幕式上,姜公醉赠送了张大千美术馆两幅祝福家乡的对联,赠送张大千纪念馆一幅诗词作品,他表示,希望能为家乡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好久不回来,家乡的变化太大了!等我过几天空了,要好好重走一遍家乡路!”

人们争相拍照、录像,听姜公醉讲述他这些年的创作故事以及他再次回到家乡的感受。

开幕式结束后,人潮涌动的展厅内,许多本土书画篆刻爱好者纷纷围拢了姜公醉……

“姜老师,我喜欢练习书法,您看看我写的字如何?您觉得我练习哪种字体更合适?”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挤进人群,谦虚地请教,并将手机递给姜公醉。

看着手机屏幕上的照片,姜公醉沉吟一会儿,点头说道:“其实你的字写得不错,很有潜力,关键是要坚持,须明白书法是一种细水长流的功夫,不可一蹴而就。”

74岁的都兰亭是内江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也是内江大千文化卡创始人。他曾经收到过姜公醉让朋友转赠的艺术作品,今年1月初,他通过朋友得知姜公醉要在张大千美术馆举办作品展,高兴之余,立即赶制了相关内容的大千文化卡及纪念章,准备现场赠送给姜公醉。

“姜老,这里一共有6张大千文化卡,共12个画面,是我给您做的第二套大千文化卡了。我们所有卡友都对您回内江办展特别欢迎!”都兰亭笑着说道。

“谢谢,谢谢!真是太精致了,我一定会珍藏的!”姜公醉双手接过这份家乡朋友赠送的礼物,仔细端详了许久,然后嘱咐儿子小心地收起来。

展作品书法篆刻内容丰富

这次展览中,姜公醉一共展出了90余件书法作品和50余件篆刻作品。有郑板桥的《六十自寿联》,也有用在夏布上书写的祝福语“家和万事兴”。还有其自撰、自书、自刻的《无形的丰碑》《鲁迅诗碑》《毛泽东诗词碑铭》《离骚》等21部现代碑石铭文。

短暂地交流后,大家或三五成群,或两人成双,认真欣赏着这些作品。

85岁的黎方扬是姜公醉的忠实粉丝,他早已粗略浏览了一遍此次展览中的书法作品,禁不住问道:“姜老师,怎么没看到您写的草书呢?”

“我现在基本不写草书作品了。因为我落款就是草书,若是书法作品再写草书,纸张上同一种字体,岂不显得有些单调了?”姜公醉回答。

“可否看一看老先生现场挥毫泼墨?”有人问道。

“那我就献丑,写几个字吧。”对于家乡人民热情的期盼,姜公醉爽快地答应了。

说着,姜公醉拿出自己的文房四宝,铺纸、磨墨、压枕尺,然后取出装在背包里的一个笔帘、一个木盒子,解开绑在外面的丝带,打开盒子,里面装着毛笔、印章,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拿出来后,姜公醉现场书写了“慎独”二字,笔画劲健,体势凝重,盖上印章,引得大家啧啧称赞。

除了书法作品,姜公醉的微刻更令现场观众惊叹。

玻璃柜内每一枚印章上,都放着一个放大镜,印章表面微刻着比蚂蚁还小的字,据说,要将字体放大五倍,才得以看清这些字。

在高六厘米、宽三厘米的印面上,他刻下了屈原的《离骚》全文,三千多字,其他的微刻也有数百字、上千字。很少有人知道,姜公醉其实有着一千多度的高度近视,他是如何刻下这密密麻麻的字呢?

“关键是耐心与细心。艺术精微,不一定工具复杂,只是刻石的刀具要精细地打磨,用锋钢条精心打磨成圆形,三棱、四棱均可,但刀锋要比针尖还细,一旦刻断又要重新打磨,不断地循环。”姜公醉说道。

有人曾这样评价姜公醉的微刻:“镌刻讲求执刀,他的用刀,心手相应、使转自如。他运刀如笔。曲则婉转而有筋脉,直则刚健而有精神,切中带削,凝重浑融,富有立体感。”

“这都是我从艺58年的心血。”姜公醉感慨万千,陷入了对过去的回忆……

忆往昔求艺路上“苦行僧”

姜公醉出生于资中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姜子瑜是做书画艺术装裱这行的,所以他从小便目睹到一些名家的真迹,对书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拿着石头、树枝在地上涂鸦。

“在学校念书时,除了语文,我对其他科目都不太感兴趣,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就在底下写写画画。”

凭借着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姜公醉在1960年如愿考入了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当时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亲生病在家,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一家人全靠母亲仅有的18元工资维持生活。”最终,因家庭经济困难,姜公醉退了学,在资中找了一份美工的工作,也是在那时,他艺术创作的重心由绘画转移到了书法、篆刻。还拜著名篆刻家曾石右为师,学习篆刻,其中也包括对手艺要求颇高的微刻。

经济窘迫,他甘当“苦行僧”。上山捡石头、烧砖块,自己打磨、刻字,并于1964年用十余块砖刻下了第一部现代碑石铭文《革命烈士遗诗》。后来,基本上每一两年他都会创作一部作品。

姜公醉回忆说:“曾经在参观四川武侯祠时,面对三绝碑忽然受到了启发:能不能将撰文、书写、镌刻融为一体,形成撰、书、刻‘三绝\’呢?后来我就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22岁那年,我创作完成的现代碑石铭文得到郭沫若先生写信表扬。让我很受鼓舞,对雕刻艺术更加充满了自信和热情。”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姜公醉自撰6084字散文诗体报告文学《无形的丰碑》,于78面石板之上,每面自书、自刻楷书78字,日夜痴醉,花了足足三年时间。这也是他最得意的现代碑石铭文。

而比篆刻现代碑石铭文更难的,是微刻。

从著名篆刻家曾石右处习得微刻的基本知识后,姜公醉把它发扬为“微刻印玺”,并把单一的行书,发展为真、行、隶、篆诸体均刻在寿石章上展示。

后来,他的艺术作品形成了两大独特之处:一是集诗、词、歌、赋、联的撰文、书写、篆刻于一体,形成撰、书、刻“三绝”;二是集诗词、书法、绘画、印章于一体,形成诗、书、画、印合璧的“四绝”。

写长卷生命不止笔耕不辍

在观展中,一幅未完成的《中国历史长河巨联》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内容是“炎黄胄裔子孙怀远古先世……”

这幅作品,是姜公醉给自己布置的接下来要完成的一个任务。

原来,1993年,朋友介绍姜公醉加入中国楹联学会,受到学会内朋友感染,他立志写一副十万字的长联:《中国历史长河巨联》。

他省吃俭用,买了《中国通史》《资治通鉴》《二十五史精华》《中国通史故事》《辞海》等一系列工具书。

2016年7月,姜公醉开始正式进入创作,他打算从盘古开天辟地,一直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间,华夏民族历经数十个朝代,共计525个章回,每个章回用一副七字联作为标题,序幕和帷幕用十一字联作标题,现在已经写了52个章回,共计四万五千余字。姜公醉说,预计再用10年,完成三十万字以上的《中国历史长河》联文创作,然后用3年时间完成《中国历史长河巨联》3000米楷书书法长卷。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把它写下去!”姜公醉坚定地表示。

展厅内,这幅作品吸引众多参观者拍照、录像、合影,人们望着这些字,也敬佩姜公醉笔耕不辍的精神。

据悉,此次展览将从1月9日持续到18日,1月20日至26日,“醉墨古韵·金石开新”姜公醉书法篆刻作品展将在资中县文化馆继续举行。

新闻推荐

内公资土拍告(2018)4号内江市拍卖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告

根据《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土资源部39号令及《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经营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统一纳入市土地交易市场依法进行出让的通知》(内府办发[2012]95号)等相关...

资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资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以赤子之心 写艺术人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姜公醉回内江侧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