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自古富饶繁荣,交通运输发达。如今城内修起条条大路,还修建了立交桥,四通八达,各种轿车行驶在大街小巷,可谓车水马龙。城外有高速公路、高铁等,缩短了内江通向各地的时间,也促进了内江的发展繁荣。
●在上世纪初、中期,内江少有汽车等交通工具,内江的运输工具以轿子、鸡公车、黄包车等为主,尤其是黄包车,方便了人们出行,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全媒体记者李静文/图
黄包车的鼎盛时期
黄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两个约一米高的大轮子中间,架一个轮椅式的客座,两根长木杆支撑在前,拉车人在两根木杆中,双臂挽杆拖着车或走或奔,平稳自如。
民国时期,内江百姓在出行方面贡献了主要力量的便是黄包车。资料显示, 1874年,黄包车从日本引进到上海。因从日本引进,故当时沪人又称之为“东洋车”。
1899年,黄包车传入四川。随着川渝、川鄂、内乐、贡威等公路的建成,逐渐传入内江。
1936年,四川公路局规定黄包车登记发照,资中车站从球溪至银山镇,共发110辆;内江车站从银山镇至椑木镇发300辆;椑木镇至荣昌安富镇发79辆……
据资料显示,当时以内江城区的黄包车最多,发展到379辆,主要云集在半坡井、西门桥、南门外等一带揽客。那时的铁匠街(现叠象街)除了几家铁匠铺外,几乎家家户户都以拉黄包车为生。
86岁的刘忠荣老人回忆,当时他不到10岁,已经挑着担子上街卖“炒米糖开水”,常常见黄包车夫奔走于大街小巷,他们夏天穿土布衬衣,冬天穿长衫,肩上搭一块毛巾,腰间绑一根带子,穿着草鞋,拉客人的时候,就把长衫撩起来,嵌入腰带,方便行动。
“黄包车座位是光木板,坐久了很不舒服。有一次我跟着川剧老师到成都学习,坐了一趟黄包车。因为路烂,颠簸个不停,回去之后,发现屁股上硌起了一个泡。”刘忠荣说。
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汽油限量供应,黄包车成为主要客运工具。1940年,城内运输区各车站黄包车已达到1255辆。
有钱人的代步工具
“黄包车是当时有钱人家的代步工具,平常人家几乎都不坐,我也只在小时候跟父母回椑木看望外婆时坐过。”74岁的罗开模家住市中区上南街,他告诉记者,黄包车在当时是内江的一大景观,车夫们按照行规,讲究先来后到,排队载客,在大东街、桂湖街、交通路等形成了一个个据点。小孩儿们觉得好玩,也常常凑在车夫堆里一起玩耍,遇到载客的黄包车,他们还会嘻嘻哈哈地跟着追赶。
“也有临时坐客,比如市民看完电影或者吃完宵夜之后坐黄包车回家,招手就停。”罗开模说。
黄包车通常只能坐一到两人,最多能加一个小孩。内江地形陡缓,坡路多,遇到上坡,车夫很难拉上去,这时他便会说:“先生、太太,这坡有点陡,请你们先下来一下。”遇见心善的客人,还会帮着车夫推一下黄包车。
下雨的时候,黄包车后的篷就发挥作用了,客人可以将它们撑起来,遮风避雨。当然,这种天气之下,坐黄包车的价格也会有所提高。
至于收费,客人可以一次性付清,也可以包月、包年,起初用铜钱或大洋付费,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付款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据《内江地区交通志》记载,1937年,黄包车在内江各个县区收费情况不尽相同。内江县是1到2仙(货币单位),资中县为1.5仙。滑竿则更便宜,每个县城收费都为1仙。
因为收费并不高,车夫们更是起早贪黑地工作,但是,他们的收入还要上缴养路费、税收等各种费用。
据《内江地区交通志》记载,民国时期,各总工会强制工人普遍加入职业工会,否则职业工会不得派其工作;乡镇保甲调查户口时,不予职业登记,视为游民。所以,当时凡从事人畜运输及搬运装卸的工人,都必须加入“挑挽”“力夫”“驮运”等行业工会组织,并按规定缴纳会费。
1940年,资中县政府关于《县总工会经费征募办法》规定,会费分为入会费以及月费两种,入会费每会员不得逾10元,于入会时缴纳;临时费,为特别事宜之需要进行征募,如果不够还得增加。
1946年,内江县政府经收处派员在脚盆田征收人力车牌照税,黄包车工人邱德明等12人撕毁县府布告,牌照税停征。
1947年,因物价激增,内江县增收会员经费增至每人按月缴纳5000元,违者停止工作;资中县会员入会费由2000元增至6000元。人力车夫生活更加困难。
直到1949年12月,这些职业工会才被取缔。
黄包车夫的艰辛
“黄包车夫多出身农村,他们没有像样的房屋,日子过得十分清苦。”罗开模介绍。
那时,大同街、桂湖街菜市都有城墙围着,河坝街桥头也足够宽敞,黄包车夫、搬卸工人等劳动群众就挨着墙壁搭帐篷、建吊脚楼,住房前边是街面,后面是院子。
回忆起当初的景象,不少老人都历历在目。“我认识一个黄包车夫,拉车时才十几岁,大家都喊他‘温二娃\’,他的哥哥、父亲都是拉黄包车的,跟他关系好了,他还经常让我坐上黄包车玩耍。上世纪60年代初,我就没有见过黄包车了。”70多岁的李峰回忆,上小学时,自己还经常帮着温二娃推黄包车,下坡时候温二娃特别小心,因为稍不注意可能翻车。
83岁的市民熊寿天老家在东兴区柳桥乡,对于黄包车,他也有着较深刻的印象,他说:“解放初期,我来内江城区,看到很多黄包车,都是木头轮胎。多年后再来,几乎就没有看到黄包车了。现在,东兴区修建了黄包车雕塑,还能让我找到一些过去的回忆。”
黄包车业的没落
内江黄包车业从没落到绝迹,经历了数十年时间。
据内江市文史爱好者王德润回忆,“文革”前后,内江的客运虽大有发展,但黄包车依然负担城乡部分客运任务。在第一人民医院门口就停放着不少黄包车,在百货大楼或五交化公司等商店门口,经常有黄包车为顾客拉电视机、洗衣机等大件物资。因其平稳、安全、廉价,颇受顾客欢迎。此外,它还可以随心所欲地驶进偏僻小巷,将客人或货物一直送到家门口,是人们喜爱的运输工具。
至1985年,内江市运输公司旅客服务站尚有十余辆黄包车。
随着时代发展,出行方式也不断改变,自行车、摩托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让黄包车等人力车业逐渐没落。
据《内江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八辑《内江的“的士”与“黄包车”》一文记载,改革开放后,内江城区黄包车逐渐退出,被公共汽车以及出租车替代。内江出租车第一人,便是一名叫何祥玉的女性。
当时何祥玉在一家建筑公司做工人,她爱人在另一工厂做工。当时,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一家人生活艰难,她想摆脱困境。1989年春,何祥玉深入社会作细致的市场需求调查,她了解到内江出租汽车业务很有发展前景,但当时内江的汽车客运受国营公司独家控制,乘客排长队,车上十分拥挤,难以满足广大乘客需求。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经营前途大有可为。
何祥玉想,要突破客运汽车垄断这一局面,便得私人购车搞出租。她向亲朋好友借了三万元钱,加上自己的一些积蓄,买回了一辆小轿车和国营公司的中巴车竞争,成了内江第一个的士运营人。
在她的带动下,内江的出租车一天天猛增,而人力黄包车逐渐淡出视野。
如今,人们出行有了直达家门口的公交车,招手还可坐出租车,家境宽裕些的,自己能开着私家车出行,比起过去方便了许多,人力黄包车早已成为历史,湮没在时代的进程中。
新闻推荐
(李波记者蒋小琴)近日,资中县国土资源局领导率队到鱼溪镇老鹰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调研组走进贫困户代表家中,详细了解家庭人口、经济收入、个人健康和产业发展情况,并与镇村干部、驻村“第一...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