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10点,由四川省资中县木偶剧团带来的木偶戏《守株待兔》在市莲池幼儿园热闹上演。
“昨天一只兔子在这个树桩上撞死了,今天我再守在这里,一定还有兔子过来的。”舞台上,在演员的操作下,木偶人蹲在树桩旁,期待再捡一只兔子回家……舞台下,小朋友们正聚精会神地观看。
资中木偶剧团,有一位从艺39年的木偶老艺人,他叫唐友民。作为资中木偶第四代传承人,今年54岁的唐友民是团中年纪最大的演员。
“现在,我每天与雕刻刀、砂纸、木偶头为伴。”唐友民告诉记者,他14岁进入木偶剧团,他的父亲曾是剧团的鼓手,父亲退休后,他“子承父业”,成为了一名木偶演员。和很多木偶演员一样,唐友民进团的第一件事就是举木偶学表演,而木偶制作工艺,却没有老师教。但是,这并不能阻挡唐友民学习木偶制作。
因为父亲是剧团成员,唐友民从小就常到木偶制作工艺间玩耍,耳濡目染,加上好学,渐渐地,通过不断摸索和学习,他逐渐成为资中的木偶制作大师。因为痴于学木偶戏、制作木偶、传承木偶文化,唐友民被业界称为“木偶艺痴”,现在,他还是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我们制作的木偶主要以中型杖头木偶为主,生产制作工艺源于清光绪年间。”唐友民介绍,现在木偶的制作已经由木质材料改为纸壳,而木偶头则先用瓷泥造型,然后石膏脱型,再用草纸、牛皮纸和皮纸逐个糊贴,最后打磨化妆,最后形象逼真的木偶头像才呈现在观众面前。
“《守株待兔》是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我们用木偶剧的方式表演,就是想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习。”资中木偶剧团执行团长杨武说,剧团还带来了《森林的故事》《新龟兔赛跑》《变脸》等剧目。
新闻推荐
(记者邬丹实习生徐小棠)6月2日,由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内江师范学院、共青团内江市委共同主办的“比拼科学素质、争做科学达人”科技创新知识竞赛在内江师范学院西区礼堂举行。市人大...
资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资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