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资中县银山镇西北部的金紫铺村属于省定贫困村,自***工作开展以来,该村立足村情,坚持党员带头、干部带领、组织带动,以基层党建、扶贫开发、产业升级、电子商务、基础建设为着力点和突破点,扎实推进金支部、金饭碗、金土地、金铺子、金路子“五金”建设,取得阶段成效。
◇本报记者 丁洁
“五金”目标彰显村民致富梦
塑料大棚里,草莓苗正在成长;葡萄架上,枝叶正在复苏;有机特产直销店进展得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到村里的有机农产品……
沿着资中县银山镇金紫铺村平整的大马路前行,村里风貌一新。村民吴伟90年代去广东沿海一带打工,去年回来之后看到,村里的路都修通了,家里也买了车。如今家乡正在大搞建设,他准备留下来就在家乡谋发展。
据了解,金紫铺村有151户贫困户,共44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36户413人,含未脱贫83户253人,预脱贫13户34人,已脱贫40户125人)。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凌威告诉记者,其中有大部分都是因病致贫。
而在大伙儿的心中,都有一个致富梦。围绕着如何脱贫致富,该村提出了“五金”的目标:增强支部核心地位,成为带头带领带动致富的“金”支部;全村整体摆脱贫困,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捧上“金”饭碗;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土地收益明显提高,成为实现全村共同致富的“金”土地;互联网络覆盖全村,农村“互联网+”产业不断发展,成为引领全村致富的“金”铺子;基层设施更加完善,道路交通更加便捷通畅,成为带动全村致富的“金”路子。
科学规划打造“纯金”日子
目标提出来了,如何去实现?
金紫铺村结合《银山镇金紫铺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三年规划(2014年—2016年)》,实地了解金紫铺村实际,做好包括公路、水利、种植业、新型集体经济、新农村建设等详规。
凌威介绍,村里探索实施以支部为主导的“1+N+贫困户”模式深化***工作,即:“支部+党小组+贫困户”、“支部+自治组织+贫困户”、“支部+党员+贫困户”、“支部+集体经济+贫困户”、“支部+专合组织+贫困户”、“支部+志愿服务+贫困户”、“支部+联系部门+贫困户”、“支部+远教课堂+村民”,帮助指导村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一核多元”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实现全村整体脱贫致富。
同时,制定“一户一帮、一户一策”精准施策、互帮互助,建立***跟踪制度,对已脱贫贫困户进行成效跟踪,动态掌握脱贫成效,防止“二次贫困”。
多项措施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山羊、鸡种等家畜、家禽400余只,帮助其生产自救;首个家庭式农家乐成功开业;“党员爱心服务超市”如期开张;“金紫有机特产直销店”初见效益……
金紫铺村把产业发展作为***的重要抓手,依靠联系帮扶单位,用好用活扶贫专项资金,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信贷模式,推行生态养殖、生态种植、观光农业,做实做牢扶贫基础产业。
村里还积极协调农口部门专家适时到村上开展技术培训,对行动不方便的贫困户实施上门送技术,增强生产自救能力。
依托村电子商务体验点等平台,支持、动员、引导基层党员参与电商,集中打造“金紫味道”、“金紫生态”等电商特色品牌,扶持300鱼塘等业主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推广金紫铺村特产产业。
方向明确,干劲十足,金紫铺村人正奔着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前行。
新闻推荐
2月21日早上7时30分左右,国网资中县供电公司配网运检班班长闵遂宁接到用户报险:“喂,喂,这里的电杆断了!”闵遂宁问明地点后立即赶赴现场。原来,不知谁的汽车在21日凌晨挂着了10千伏资东线东干道5#...
资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资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