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洁 文/图
遭遇病魔,小康之家成贫困户
2014年,家住资中县银山镇金紫铺村6组的唐志莲家里经历了两喜两忧。喜的是,家里迎娶了儿媳妇,并添了个孙儿;忧的是,丈夫身患尿毒症去世,同年,公公也因病离开人世……
因给丈夫治病家里欠下了十多万的债,原本的小康之家成了贫困户。为了还债,唐志莲的大儿子和媳妇外出打工去了,小儿子还在上学,婆婆年事已高需要赡养,又浑身是毛病,也需要钱——一时间,生活陷入了困顿中。
日前,记者走进唐志莲的家,她正在查看母猪的长势。这两天,母猪就要下崽了,唐志莲把床铺都搬到了猪舍里守着——这是家里大头的经济来源了。2015年上半年,她把家里的猪崽卖了8400元,还了4000元的账,年底再把4头肥猪卖了,又能还4000元……2015年6月,她领到了村上发的两只羊,如今,母羊也已经有了崽。
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上扶贫政策的帮扶,唐志莲对还债以及未来的生活很有信心。
政策解困,脱贫致富不是梦
唐志莲的家并不在马路边上,而是要上一个坡,经过一片竹林,之前是泥巴路,走路出行都不方便,更不要说买卖猪的时候了。村干部考虑到她这样的情况,将便民路修了上来,大大地方便了他们的生活。后来又补助她修建了猪圈,考虑到养猪、养羊需要水,村干部还为他们修了一个蓄水池,解决猪圈、羊圈的清洗问题。唐志莲自己也开动脑筋最大化利用环境,在水池里喂了500元的鱼。
唐志莲说,养猪养羊过程中遇到什么难题,可以得到畜牧站工作人员的免费指导,上次母猪生病了,工作人员还免费来送药。“村里在发放羊羔、鸡鸭苗的时候会先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金紫铺村村干部孙先金告诉记者,为困难户提供技术支持、药物发放等也是扶贫政策中的一个部分。同时,村上还积极探索一些养殖模式,开展养殖大户与散户合作的方式,更有利于扶贫工作的开展。而对于养殖户们养殖的成品,村干部们想办法建了一个土特产用户群,如今,群里已经有200多人,通过这个群,极大地解决了销路的问题。
“经历了那么多的事,领导也多次关心,逢年过节,还为我们送来米和油。平时,也是尽力地考虑到百姓的需求,办了很多实事。”唐志莲说,“领导指了路,百姓受了益,我们心里很感激!”
如今,唐志莲感觉每天的日子都有奔头,之前欠的债也还了三四万元了,对于脱贫致富,她很有信心:“这么好的政策,我会好好珍惜,争取早日‘摘帽子\’!”
新闻推荐
(记者孙国丞)为确保小农水建设全面圆满完成,打赢扫尾攻坚战,近日,资中县召开小农水建设扫尾攻坚会。会议要求,要抓好扫尾工作。要求施工单位加快扫尾工程进度,做好后续工作。工程技术人员、施...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