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段春秀文/图
3月3日,资中县明心寺镇明心坝村1组,江茂全看着村民又红又甜的甘蔗羡慕极了:“要是我能把这个品种带回我老家种植,肯定好卖,收入还要再多一些!”
江茂全是隆昌县圣灯镇大桥村5组人。这一天,他和村干部一行5人前来考察甘蔗新品种,准备回去示范种植。
2015年,随着“***”的东风吹向大桥村,大桥村的产业结构也随之开始调整。“江茂全们”发现,守着传统庄稼,靠“小打小闹”的种植养殖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求变!
与江茂全同行的村干部李晓斌告诉记者,大桥村拥有多年的甘蔗种植经验,然而村里种植的还是老品种,甘蔗品质并不算好、价格也不算优。于是,大桥村做的一个重要决定——更换甘蔗新品种。
“大家都不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怕冒风险……”李晓斌说,他们想培养一批种植能手示范种植,让村民转变观念,接受甘蔗新品种,让甘蔗种植成为村里的新产业。
第一次,内江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专家前来宣讲甘蔗新品种,专家们空手而返,“江茂全们”不为所动,甚至还有些抵触。
“大家都种老品种甘蔗多年,占有一定的市场,好卖……”江茂全一语道出大部分村民的心声和疑虑,“我们就怕种了以后,市场不接受,到时候卖不出去怎么办?”
第二次,村干部动员江茂全和几名村民代表去隆昌县龙市镇考察甘蔗新品种。
品尝甘蔗新品种,看村民的种植销售情况后,江茂全有些心动了:“我们也算是种植行家,吃了这么多年甘蔗,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甘蔗,有一股特别的香味,而且很甜……”
几天过去了,新品种甘蔗的味道似乎还氤氲在江茂全的味蕾里,只是还有一些疑惑和担心需要消解,但他已经暗下决心:赌一把!
3月3日,来到资中县明心寺镇明心坝村的甘蔗地里,江茂全从当地村民大捆的甘蔗里随手抽出一根来,掰断、放进嘴里:“就是这个味了,跟上次(龙市镇)吃的一样!”
“你们批发价卖多少?”“行情好不好?”“保存时间长不长?”“种植行距小了有影响吗?”……看见当地的甘蔗种植户,江茂全不停地提问,希望得到更多详细的信息,还不时向一同前来的内江农科院的专家请教种植技术。
“我决定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江茂全告诉记者,当天他和村干部一行从内江运回5000公斤甘蔗种子回家。江茂全说,他希望自己能亲身示范种植甘蔗新品种,让更多村民转变观念,共同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落实环保责任 实行“一票否决”资中县全面落实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记者孙国丞)通过增强责任意识、明确监管职责、严格责任追究等措施,资中县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出台《关于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的通知》...
资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资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