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勇 本报记者 孙国丞 文/图
岳父长期瘫痪在床,需要人照顾。朋友劝他:“不要去当‘第一书记\’,女儿学业要紧”;同事“吓”他:“‘第一书记\’不好当,干不好丢脸”……但这些都没能动摇他到村里任“第一书记”的决心,他就是铁佛镇太平村“第一书记”李信斌。
2015年8月,资中县选派了111名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李信斌就是其中一员。
听到这个消息,李信斌的妻子强烈反对。妻子对李信斌说:“你要去当‘第一书记\’,还要吃住在村里,读高三的女儿你管不管?家里的老人你管不管?”看着妻子抹眼泪,李信斌心里也不是滋味。他知道,妻子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家里确实有不少困难。
“不仅要干,还要干出成绩,家庭工作两不误。”李信斌坚定了任“第一书记”的决心。
报到的第一天,李信斌走进村办公室的门,一股潮湿的霉臭味扑面而来。四处一看,墙体四周的水渍格外抢眼,放在办公桌上的资料也长了霉。村支书张强盛介绍,太平村办公室年久失修、房顶漏雨,一直没有得到很好修缮。
为了改善村办公条件,李信斌多次跑到相关部门“汇报”工作,把情况向上级反映。很快,2.2万元的办公阵地修缮资金下来了。不到一周时间,村办公室的房顶补好了,底楼安装了卷帘门,窗户上多了防护栏,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令李信斌印象深刻的,是村里的贫困户林凤英。在入户走访中,李信斌第一次见到林凤英,以为是60多岁的老人,但实际上林凤英才43岁。严重的胃糜烂和贫穷的生活让林凤英过早衰老。
了解到林凤英的情况后,李信斌多方奔走,让林凤英拿到了1200元的慰问金和价值800元的米、油等物品,以及2000元房屋维修资金。
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李信斌深刻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在对村里210户贫困户开展走访时,李信斌对贫困户孩子上学的情况特别留意,专门建立了《太平村贫困户家中的贫困学生学业情况统计表》,详细记录了50名孩子的就读学校、班级、学业状况、心理特征等。
为帮助这些孩子,李信斌先后十几次到7所学校沟通协调,为孩子们争取600、1000、2000、3000元不等的助学金。同时,通过积极与书店协调,李信斌还为村里运来了1000余册少儿读物和涉农书籍。
为了村里的事,李信斌总在不断了解、不断奔走、不断沟通协调。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他也深刻感受到:为村民办实事过程中,有汗水、甚至泪水,但也有村民的感激、组织的认可和自我的肯定,为村民谋幸福是“第一书记”的责任。
新闻推荐
(记者孙国丞)近日,资中县发布了2015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分别从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农业经济发展特色亮点、当前农业生产形势等方面作了具体分析。分析指出,2015年,粮油蔬菜稳定发展,血橙...
资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