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历来是全社会关心、关注的热点工作。近年来,内江市以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强化措施,创新管理,始终牢记使命,筑牢万千群众的健康大堤。
细节入手卫生服务暖人心
27岁的余女士是资中县骝马镇人。2014年底,当地乡村医生得知她怀孕后,随即通知她到资中县骝马镇卫生院建立了孕产妇健康档案。怀孕期间,她先后到该卫生院进行了8次免费产前检查。产后在家修养期间,该卫生院妇产科医生曾两次到她家里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访视,详细了解产妇和娃娃情况并给予营养和保健指导。现在,余女士的宝宝已有5个月了,一直在骝马镇卫生院进行免费儿童保健和接种疫苗。
余女士很感慨地说,“现在国家的政策真是太好了!我怀孕之前,不仅在乡村医生那里领了6个月国家免费发的叶酸,怀孕之后每次到了该产检的时候,乡村医生都会通知我去卫生院。最让我感动的是生了娃娃出院一回到家,卫生院的医生就到家里来看我和娃娃,给我进行坐月子的指导。现在娃儿也定期在卫生院做儿保和打预防针,还一分钱不花。”
事实上,余女士的经历只是内江市大力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卫计委全面实施12大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预防接种、妇幼保健、传染病报告及管理等传统公共卫生项目的覆盖人群明显扩大,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其中,2015年,全市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为儿童免疫接种I类疫苗63.83万人次、II类疫苗18.32人次;儿童保健27.27万人次,0-3岁儿童中医药应用10.61万人次,孕产妇保健9.47万人次。
随着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城乡和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均等化”成效彰显,市民健康指标也显著提升。2015年,全市免疫规划“五苗”、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达到99%以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68.31/10万。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9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96.62%和95.7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23.40/10万,婴儿死亡率4.04‰,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防治结合健康档案安民心
家住东兴区兴盛路玉都花苑的封阿姨,在她59岁那年曾经在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2010年,东兴区西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到辖区内的各个社区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得知了封阿姨的病情。从此以后,工作人员就把封阿姨作为重点人群进行健康管理。每个季度,医生都会主动给封阿姨打电话预约时间,请她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复查血糖,配合随访,根据血糖的控制情况为她调整用药。每年5-6月期间,封阿姨还参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人及慢性病人健康体检,社区医生根据体检结果为她做健康指导、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运动建议等。
近几年来,封阿姨的血糖都控制得很好,从最开始的每日服药三次,到现在在医生的指导下不用服药,通过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就能够很好地控制血糖。封阿姨跟社区医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健康方面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她都会直接给他们打电话,一些常见病也能直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这几天,东兴区郭北镇田坝村的乡村医生邱廷伟一直忙碌着给全村1350名村民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录入电脑。居民健康档案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等信息。“每年我们都会对全村村民进行健康体检,及时更新数据,这些信息录入电脑后在全国各地都能查到。”邱廷伟介绍,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有利于个人连续动态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有利于医务人员及时全面了解辖区内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医疗卫生服务,从而确保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此外,还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全面了解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重大疾病构成、有关危险因素,也为他们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据统计,2015年,全市新建居民健康档案3.93万份,在管档案367.48万份,累计建档率98.84%,规范化电子建档率98.36%。目前全市有65岁以上在管老年人38.54万人,免费健康体检25.03万人,中医药健康服务24.12万人,覆盖率62.58%。高血压患者管理率63.93%、规范管理率82.09%,糖尿病患者管理率53.82%,规范化管理率78.12%。重精患者管理率47.95%,规范化管理率82.00%,病情稳定率83.68%。
加大保障兴办实事得民心
自内江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以来,每年都超额完成了省上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2012年,内江市代表四川省接受了国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绩效考核,取得了第8名的好成绩。资中县创建成为四川省第一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示范县”,多次在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会上做交流发言。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市卫计委工作人员的辛苦努力密切相关。
近年来,内江市逐年加大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2009年—2015年,内江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共投入资金7.02亿元,其中市级财政1170.12万元,县级财政4857.93万元。
市卫生计生委和市财政局积极协作、密切配合,共同负责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考核评估,先后制定和修订了《内江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内江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内江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度实施方案》,对项目绩效考核、资金拨付和管理、项目实施等提出了具体意见,为各地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作用,内江市于2011年11月成立了“内江市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导中心”,负责开展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考核评估、信息报送等工作。各县(区)也成立了县级指导中心,省、市、县三级联动,形成了“三级纵向指导,多部门横向协作”的指导中心体系。通过指导中心统筹,有效整合了专业公共卫生资源,充分发挥了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优势和作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了必需的工作条件。通过中央和省级专项建设资金,内江市87个乡镇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20个村卫生室进行了标准化建设,2070个村卫生室配备了计算机、软件等信息设备,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添置了便携式心电图机、儿童身高体重仪、产后访视包、简易血糖仪等专用设备。
人才队伍方面,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成立了公共卫生科,配备了4-8名专兼职公共卫生人员,并由公卫医生、全科医生及护士、乡村医生等人员组成服务团队,为城乡居民提供服务。
近年来,市、县(区)政府每年都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作为重点纳入民生工程和医改任务进行年度考核,并分解下达了各项指标,规定了任务目标和完成时限。针对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这几项重点指标,市卫计委对各县(区)工作完成情况实行每月通报制度,对后两名的县(区)予以重点督促,保证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各县(区)也分别创新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局领导分片负责制度、“一帮一、结对子”、基卫工作示范乡(村)创建、后三位基层机构负责人诫勉谈话制度、连续两年末位机构院长淘汰制、舞弊行为惩治制度等,有力地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推进。
此外,为了使全社会知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全市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开展了广泛宣传引导。2015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共举办健康教育讲座2004期,公众咨询1755次,受众9.43万人次,发放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18.38万份。
公共卫生,筑牢健康大堤;春风化雨,滋润百姓心田。当前,在5386平方公里的内江土地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在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包中强 文/图)
新闻推荐
文明共创 美丽甜城内江市举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暨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
(记者王征)今年三月是学习雷锋活动月,也是第十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月。3月18日,市中区大洲广场上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伴随着学生们《世纪的约定》歌声,内江市创建第四届省级文明城市暨志愿服务展示...
资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