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东
点天灯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一种庆祝形式,而点天灯的地方大多数是在庙宇观堂之地。
资中就有以天灯取的地名,如灯树坝(现宋家镇境内)、天灯坝(现明心寺镇境内)等。点天灯,是用大而直的杉树作为灯杆,用定滑轮的原理把灯拉到杆顶,灯一般都是灯笼,因为灯笼不怕风。点天灯用菜油,每天白天要把灯放下来上灯油,傍晚将灯点燃拉上去。
点天灯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点,到新年的正月十五扯,腊月二十三谓之立灯杆,正月十五谓之倒灯杆(也称扯灯杆)。立灯杆标志着过年节庆开始,家中弟兄多的就可以开始请吃“转转户”了。倒灯杆意味着年过完了,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倒灯杆的时候,农民就开始打南瓜窝,一年春耕播种拉开序幕。
据传说,点天灯起源于西周,姜太公为了祭祀征商建周的有功之臣黄飞虎,点天灯以纪念,后来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民间活动。有的地方还专门成立了天灯会,这样便于管理,而灯油钱及供品也有人管理。
从立灯杆到倒灯杆这段时间内,很多老百姓会去拜天灯,许愿祈祷神明保佑。以前,笔者家乡有一对夫妻,结婚多年没有生下儿子,有人建议他们偷天灯油来煎菜吃,并许愿如果妻子怀孕生子,就百倍供奉灯油。后来,夫妻俩果然得子,但是后来儿子放牛时骑牛背摔了下来,摔成了残疾,走起路来有点瘸,就像拉灯人的动作,大家都叫他“天灯娃儿”。
据传说,曾经有统治者把点天灯作为一种残酷的刑法:把犯人绑吊在灯杆上,身上浇上油,然后点燃使其燃烧,用这样的方法来惩罚犯人,真是惨无人道。
后来,还有一种无绳的天灯,是用热气上升的原理燃放的,据说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发明的,也叫孔明灯,发明之初用于传递军事信息,后来民间用于许愿,所以也叫许愿灯。但因为孔明灯容易引发火灾,近年来政府已经明令禁止销售和燃放。
新闻推荐
“迷途”野生动物的生命驿站——“爱鸟周”记者探访野生动物救助站
有人说,鸟儿向往自由,所以选择了蓝天。在“爱鸟周”这个属于鸟儿的特别节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内江市人民公园内、鲜为人知的野生动物救助站。自2013年成立以来,这个救助站已经救助了20余只鸟类...
资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资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