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资中县财政局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县委全会精神,稳中求进抓收支、守住底线保民生、服务大局促发展、创新改革添活动、依法理财强管理,全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熊武黄志刚 本报记者 蒋小琴
注重民生暖人心
资中县坚持“统筹兼顾、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安排财政预算,科学合理配置财政资金,使收入预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且向民生领域倾斜。
2015年,资中县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支持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十项民生工程投入实现12.8亿元,同比增长29.3%;20件民生实事投入资金8.7亿元,同比增长35.9%。全县民生领域支出达32.4亿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5%。
促进教育和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投入资金2.04亿元,落实义务教育、中职、普通高中等学生资助、补助政策,保障义务教育学校正常运转,支持高完中信息化等项目建设;投入1.63亿元,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文化“五项”活动开展和“两馆一站”免费开放,以及支持全县体育活动,促进全民健身的开展。
推进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投入资金12.19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675人,实现下岗失业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3039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等财政补助政策;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面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制度,加大对残疾人、三无人员、五保户、孤儿等特殊群体的保障力度。
发挥职能促发展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有效促进经济稳步发展。
体验农家生活、品味特色美食、观赏奇特农产品……在银山镇,沱江现代农业园、平安寨新农村综合体、内江农科院示范基地的建设,实现了创收和旅游发展的并进,给农户带来了明显的收入改变。
促进企业转型发展。资中县投入资金1774万元,开展科技富民强县和科普惠农兴村行动,支持特色生态农业科技转化和内江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投入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700万元,稳定中建材、沙淇等企业经济增长根基;兑付补助资金555万元,支持东进节能玻璃等企业技术创新;审核退付企业税费443.3万元,减轻企业负担。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8.4亿元,支持县城新区综合体、资中古城、和鸣大道、高铁片区公路连接线及配套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投入资金4608万元,实施通村公路建设、安防工程、农村路网改造及危桥整治等项目;投入资金253万元,支持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投入资金3986万元,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锐意改革严监管
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让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确保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公平公正。
资中县深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及时批复并公开部门预算;启用预算综合管理软件系统,建立“全口径”预算体系;推进PPP项目建设,成渝高铁资中北站站前广场PPP项目顺利实施,资中县凤凰幼儿园成功获批全省首批PPP模式公益性幼儿园试点。
制定《资中县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方案》,在农业、学前教育、居家养老、公共文化、技能培训、市政道路维修维护及环卫清扫保洁6个领域开展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试点;开展县属国有企业调研,提出加快国企改革工作思路;开展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支持国有企业开展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创建。
资中县出台了《资中县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试行)》,严格控制新增债务,按规定处置到期债务,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成功转贷地方政府债券10.8亿元,有力支持了城市建设、公路、保障性住房等重点项目建设。截至2015年底,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1.3亿元,比上年减少0.6亿元。
严格财政资金监管。依法对3个单位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对13个乡镇涉农资金开展专项检查,对涉及重大民生的12个项目开展绩效评价监督,对私设“小金库”及滥发钱物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部门单位财政财务、预决算公开等开展监督检查。
相信在完善的财政监督机制、良好的管理水平下,2016年资中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将更加稳步地发展。
新闻推荐
“党建+”:凝聚发展合力 奏响发展旋律——资中县太平镇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工作纪实
柑橘树上挂满“青见”,果农忙着采摘;鱼塘,捕鱼人说,“去年下雪,现在的鱼肥鲜,卖得起价钱”……这是2月19日,记者在资中县太平镇看到的美好景象。眼前的这幅美好太平景象,得益于近年来,该镇走“党...
资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资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