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易平 文/图
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内江中心城市”,继续完善新城骨干路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川南城际铁路内自泸线、连界至乐山铁路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性铁路枢纽;加快推进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公路建设,启动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加快市区与县城之间城市交通主干道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实现市区到县城,县城到乡镇“30分钟”通达目标;开展内江机场的前期研究论证,力促项目早日开工,构筑立体化、网络化的对外综合交通体系。
“十三五”期间,内江市将如何具体地规划和建设成渝中心城市骨干路网,构筑立体化、网络化的对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30分钟内江”呢?
大骨架——
打造“30分钟内江”经济圈
“所谓‘大骨架\’,就是建设成渝经济区‘内江中心城市\’,争当川渝合作‘桥头堡\’、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重塑内江在四川乃至成渝经济区‘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市发改委负责人说,内江地处成渝中点,“十三五”期间,内江市将抓住“成渝高铁”通车的契机,全面打造内江城区到县城,县城到乡镇、村组的“30分钟经济圈”,全面服务内江经济社会发展。
“2015年12月26日成渝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内江正式进入成渝半小时经济圈。不仅加速了成渝经济区发展进程,也为内江发展带来无限商机,”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说,目前四川省已全面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时期,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是四川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内江中心城市的建设,是落实“两化”互动的重要举措之一,内江新城也被作为全省新城建设的试点,开拓创新的责任重大。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内江市将紧紧抓住“成渝高铁”通车的良好契机,大力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沱江航道和通用机场建设,构筑立体化、网络化的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形成连接川渝、沟通滇黔、连接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华南地区的战略转换枢纽。
扎实抓好城市快速通道建设,推进东泸路(东兴区—泸县界)、资荣路(资中县—荣昌界)、省道308线(市中区—荣县界)、球溪—连界—小河等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实现市区到县城“30分钟”通达目标,形成“环网相连、节点畅通、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的立体化路网体系。
“十三五”规划中,内江市城乡公共交通的高速公路将形成“五纵三横一环”的布局格局,总里程约500公里,即“五纵”:一纵为成渝高速,二纵成自泸高速,三纵遂内自高速,四纵仁宜高速,五纵乐内南高速;“三横”:一横内威荣+内江至大足高速,二横自隆高速,三横井研至资中至安岳高速;“一环”:绕城高速。
普通国省道形成“七纵四横”的布局格局,“七纵”分别为G321、G247、S210、S212、S213、S426、S427;“四横”分别为G348、S308、S309、S401),总里程870公里。
铁路形成以成渝高铁、川南城际铁路、绵遂资内铁路、成都新机场至自贡城际铁路为主的铁路客运枢纽和以成渝铁路、内昆铁路、隆黄铁路、归连铁路、资威铁路、连乐铁路为主的铁路货运枢纽。
此外,“根据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和部署,内江市正在开展内江机场的前期研究论证,加快该项目的各方协调,力促项目早日开工,全面构筑立体化、网络化的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市发改委负责人说。
强肌肉——
继续完善新城骨干路网
“所谓‘强肌肉\’,就是要加快内江‘成渝中心城市\’的地位建设,继续完善新城骨干路网,缓解城市拥堵压力,当好成都、重庆的‘后花园\’,吸引成渝两地及其周边城市人口来内江旅游和消费。”市城乡规划局负责人说。
据介绍,内江市远期规划城市快速路网的建设,规划形成“一环七射线”的城市快速路网系统。一环重点强调老城区、邓家坝、东兴、高桥、大冲山、城西工业园间的直接联系;七条射线主要联系乐贤、椑木、白马、黄河湖以及自贡市区。
“一环(城市快速环路)”:由现有国道、甜城大道、石羊大道及环城路等组成,是连接旧城、邓家坝片区、东兴片区、高桥片区的主要环形道路。环路红线宽度32-60米,环路外侧考虑未来发展轨道交通的需求和城市特色空间的塑造,在新建区控制100-150米城市开敞空间。
“七射线”为快速环路上向四周发散出去的七条快速路,主要承担主城区与两个产业新城对外部联系功能。
“其次是结构性主干道的建设,规划中形成一环、多射、两连的结构性主干道。”这名负责人介绍说,“一环(城市内环线)”,即在快速环路内,利用玉屏街、兰桂大道、环城路、东城路等形成内环线,联系主城区的片区中心;“多射”,指从内环放射出来联系周围各片区多条射线状城市主干道;“两连”,一条为横向串联白马、乐贤、椑木三个片区的城市主干道,另一条为联系城西、白马、椑南三片区中工业用地的一条货运主干道。
“规划加强了各片区之间的联系,除主干道贯穿外,各片区之间至少有两条联系道路。”这名负责人介绍说,各功能组团内部道路自成系统,路网形态大体呈现方格网布局。各级路网基本上形成结构合理、功能明确、衔接有序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达到“高峰不拥堵,平峰畅通”。
细血管——
畅通城乡每一条道路
“所谓‘细血管\’,就是打通城乡每一个路口、桥梁、涵洞的堵点,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使其畅通无阻。”市城乡住房建设局负责人说,“30分钟内江”既是一个概念,也是一个目标,内江作为成渝两地的中心城市和“后花园”,城区道路要畅通,农村道路要通达,上通下联,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与成渝经济区融为一体。
2015年12月28日,记者在“桐梓坝大桥南成渝铁路桥拓宽项目”施工现场看到,该项目已进入最后的紧张施工阶段。
现场施工员告诉记者,该项目呈南北走向,起点连接桐梓坝大桥引线,终点与玉溪路相接,是连接邓家坝与东兴区的重要通道,将加强城市主干道路与城市环路的进一步衔接,加快完善内江城市主骨架路网,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内江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作用。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本项目道路全长132米,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60km/h,道路标准横断面采用双向6(展宽段8)车道及两侧路侧带布置,道路总宽40(展宽段48)m,全线设置平曲线2处,路面采用沥青砼路面,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管网工程及附属工程等。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预计将于2016年“春运”前竣工。
“其实,随着内江市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快速推进,人口、车辆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内江城区的堵点还有很多,比如‘四方块\’一条线、西林大桥两端、沱桥两端,以及环城路、和平路等。”市住建局负责人介绍,内江市近期实施的缓堵畅通项目有,城南新区的江华街西延线、江宁街西延线、石羊大道南延线C段、邱家嘴立交桥南延线;高新区高桥园区的光华大道南段、光华大道北段、高桥东路北段;高新区白马园区的茂门路、茂庭路、信茂路、门庭六路、礼智五路、物流路A段;内江新城谢家河片区的复兴路。
“未来5年,城区一些桥梁、隧道的改造已纳入了规划,如老沱桥改造、西林大桥改造、玉民隧道、松壕隧道。”这名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内江市城区交通治堵重点项目还有,完成省道206脚盆田路口改造工程、北环路西段(包括跨谢家河大桥)建设;启动圣水寺至寿溪河口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四方块道路改造和路网优化等数十个项目。
同时,内江市还将继续完善城区交安设施,引导人车规范通行,完善城区道路标线和交通标志牌;在城区横穿行为频繁,安全隐患大的路段,增设车、人行道护栏,绿化护栏;继续增加人行过街通道,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在城区交通繁忙地段处建设人行天桥或过街地道,实现人车分流等。
继续实施客运站、货运站外迁等,完成白马片区货车停车场、国道321旁货车停车场建设;完成晏家湾客运站、棬子坳客运站和汉安大道东兴客运站外迁工作;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城乡公交线路,合理设置公交车站;完成汉安大道公交专用道和大千路公交优先道设置等。
“十三五”期间,内江市在化解城市拥堵的同时,将不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围绕“提升改善村村通、全面推进组组通、试点建设户户通”发展目标,加快农村公路黑化、硬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覆盖广度。加快推进枢纽站场建设,全面整合各种运输方式,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合效率,加快形成“市中区、东兴区综合运输主枢纽”和“资中、威远、隆昌综合运输枢纽”。
新闻推荐
设立免费开水供应点 爱心企业情暖环卫工目前已在市中区东兴区和资中县设立200余处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夏菁)近日,记者在东兴区兴盛路344号一家五金店看到,招牌上挂着“情暖环卫工——开水免费供应点”的横幅。这是一家爱心企业为内江市环卫工人设立的200余处开水免费供应点之一...
资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资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