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丞 文/图
城市的面貌,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打造环境优美的城市面貌,是2015年资中县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资中县以整治城市脏、乱、差为核心,通过完善城市功能、加强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市容和环境卫生水平、塑造城市风貌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重点区域突破
打造有序市容环境
位于资中县的滨江公园河边的亲水步道,由于面积较大,自建成后,便成为群众休闲玩耍的场所之一。这也让部分商家看到了商机,把摊位摆放在亲水步道上,做起了买卖。
但这却阻碍了群众的正常玩耍,给大家带来诸多不便,群众怨声载道。针对这一问题,2015年,资中县采取多部门综合执法的方式,由县城管局等部门牵头,对该处集中进行整治。
“原来这里的环境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商家简直起‘堆堆\’”。经常到亲水步道玩耍的市民何先生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如今已不复存在,经过整治后,没有商家打扰,大家拥有更广阔的休闲空间。”
类似这样的重点区域突破,还不止一处。县政府广场附近长期被商贩占道的路边人行道,同样得到了彻底的“清理”。
为打造有序市容环境,资中县以治“乱”为突破口开展占道整治。把“守口子”、流动巡查和综合执法队结合起来,形成定岗监察“点”、流动巡查“线”、综合执法“面”的整治举措。
尤其是针对广场、学校等主要路段,采取错时管理、跟踪管理等措施,实行早、中、晚值班制度,延长管理时间,强化管理措施。
在开展户外广告管理上,资中县严格执行《资中县城市户外广告规划》。严格户外广告审批,对城区内凡不符合广告设置规划、陈旧破损等影响建筑立面美观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牌,一律予以拆除。
对城区新建楼盘店招,采取专业公司设计、政府严格审批、开发商出资的建设模式,进行规范管理,既减轻财政负担,又提升城市形象。
提高保洁效率
确保城市整洁卫生
据统计,资中县城区目前有198万平方米的面积需要进行环卫作业。如此之大的面积,该如何来确保卫生清洁到位?
一套规范管理的制度,方能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每一名保洁员,都划分了具体的保洁区域”,县城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确保城区街道清扫保洁落到实处,资中县实行“定标、定岗、定人、定责”的四定管理办法,对城区的环卫作业面积全面实行网格化作业方式。
在实行网格化作业的同时,资中县更进一步加强城乡结合部、沱江河沿岸、城区背街小巷等卫生死角的整治力度。同时,调整城区街道冲洗方式,坚持对街道“一扫二冲三保洁”,做到“有尘必降、有泥必铲”,街道机械化作业率达70%以上。
另一方面,资中县加大经费的投入,购置了高清车、洒水车、保洁车等一批环卫机具和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并对城区10座公厕和15座垃圾坑进行升级改造,使其面貌焕然一新。
面对建筑工地污染环境严重的问题,资中县以联合执法的方式,对建筑工地车辆带泥上路、抛撒滴漏的行为进行处罚。2015年共处罚车辆23辆,责令停工工地2处,城区建筑工地修建洗车池12个,安装禁行桩120根,修建施工围墙4.2万米。
提升基础设施
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去年,我们把亮化工程由一次性投入使用,变成了一次性投入长期使用”,县城管局工作人员表示,过去,每逢节假日,都会临时去悬挂一些彩灯之类的物品,节后又取下来。这样的方式浪费人力,而且物品往往在保管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容易造成遗失或损坏。
为解决这一问题,资中县把滨江公园、沱江大桥、政府广场等需要亮化的地方,全部纳入亮化工程,制作并安装能够长期使用的景观灯。
加大道路的维护,是资中县提升基础设施的一项重要措施。2015年,资中县对学府路南段、东干道东延线、春岚北路、资州大道A支路等7000余平方米车行道、人行道、花台进行维修改造,并拓宽改造西门口等交通要道的道路,有效保证了城区道路畅通。
在开展绿化养护工作方面,资中县新栽及补植各类植物8万余株,绿篱2500余米,灌木18000余平方米,行道树整型修剪4500余株。
目前,建成区绿地率达34.06%,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8.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02平方米。
“现在,城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的建设,也在进行当中”。县城管局工作人员表示,为确保城市功能的完善,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的建设也提上了日程,现已完成选址、用地预审、环评等前期相关筹备工作。
新闻推荐
(孟英莲记者蒋小琴)1月8日,资中县国土资源局顺利完成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外业工作,并对涉及农房等变更地类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不久前,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监测图斑。资中县国土资源局当即组织...
资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