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资中新闻 > 正文

一切为了群众——市城管执法局全力实施***工作纪实

来源:内江日报 2016-01-08 23:1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包中强 文/图

12月24日上午,市城管执法局数十名干部职工冒着严寒,驱车数十公里,来到资中县板栗桠乡干坡村,不仅为当地村民送去了米油等慰问物品,还按照“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深入各自帮扶的贫困户家中与帮扶对象面对面交流,了解基本情况,开启长期的结对帮扶脱贫模式。

事实上,早在***工作开展之前,市城管执法局就与干坡村有了密切的帮扶联系。长期以来,该局党员干部频繁进入干坡村,摸准村情,倾听民声,解决民困。他们与干坡村群众建立了“连心卡”,送去了慰问物资,帮助干坡村辖内的红花场安装了路灯,增添了垃圾桶和运输车等环卫设施……

特别是2015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重要部署,市城管执法局在干坡村大力开展了***工作,从“漫灌”到“滴管”,该局干部职工把精力集中到扶贫攻坚上,把主要财力用在扶贫攻坚的“刀刃上”,大力实施“***”,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深受百姓欢迎的扶贫新路子,干坡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百姓欣喜——

扶贫变化看得见

从资中出发,经过板栗桠场,再驶入一条仅容得下一辆小客车通过的通村公路前行十来分钟,就到了干坡村。这是一个位于半山坡的村子,也是一个传统农业村,除了老弱病残在家务农外,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虽然水泥路修进了村组,但由于产业结构单一,该村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也有不少村民因病因残致贫。经过前期调查摸底,干坡村共有贫困户74户,贫困人口212人。

对于60多岁的干坡村特困户宋仔华来说,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令他最难忘的一年。“感谢你们啊,往年我住的老房子,夏天漏雨冬天冷,今年领导们帮我修建了新房,家里暖和了,下雨天不漏,也不用再担心房子会垮塌!”宋仔华激动地向前来看望他的城管职工表示感谢。

记者看到,宋仔华如今居住的房屋,共有三室一厅一厨,面积约100平方米,是市城管执法局和市台办共同出资帮其修建的新家。

16岁的吴欣(化名)家住干坡村2组,正在上中学,她有一个年迈的奶奶常年多病,而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家里主要靠吴欣的爸爸外出务工挣钱。现在一家人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土坯房里,家里连像样的家具也没有。得知这一情况后,市城管执法局将吴家列入重点帮扶对象,不仅为他们送去了床、桌子等家具,还多次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

然而,这些都只是市城管执法局开展***的“冰山一角”。

科学推进——

因地制宜巧扶贫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帮助74户贫困户在2020年前摆脱贫困,全面实现小康,务实求新、实抓肯干的内江城管人开始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

在开展***这项工作之初,市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郑敏就对全体干部职工提出要求,要以发展的思路和眼光来看待问题,把推进***工作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并强调要摸清***对象,落实***措施,创造***条件。

为了更好地落实帮扶工作,该局选派了一名政治素质高的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成立了由“第一书记”为组长,市台办驻村干部、板栗桠乡驻村干部和农业科技员为成员的工作组。

要彻底拔除穷根,必须帮助村民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在走访中,市城管执法局干部职工了解到,长期以来,干坡村贫困的原因主要在于村里产业太过单一,以传统农业为主。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该局以***为契机,通过逐年努力,对辖区内基础设施等民生事业进行大力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根据村域地理、气候等特点,以种植果桑、晚熟血橙为主,林下散养土鸡和养殖本地山羊为重点,大力扶持养羊户、养猪户,带动当地贫困户可持续发展。

其中,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该局明确,在74户中首先扶持扶贫开发对象26户,在二台土以下发展晚熟血橙200亩;帮助3组、7组贫困户发展成片优质薄壳核桃100亩;发展果桑120亩;新增养蚕户20家。

大力调整养殖业结构。协调县扶贫移民局解决74户贫困户大耳山羊74只,逐步发展养羊20只以上的养殖户10户;大力培育、做大做强宋雪英养羊专业合作社。

大力推广林下养殖。在74户人口中扶持扶贫低保对象25户,采取“林下经济”立体发展模式发展养殖,增加收入。

除此之外,该局还积极帮助干坡村改善办公条件,为村办公场所会议室、图书阅览室配齐桌椅凳子,安装厕所水管,协调县民政局安装空调;实施村容村貌环境治理,实施农村、乡场环境整治,垃圾实现集中无害化处理,同时帮扶单位配送垃圾收运车,改善群众聚居区的环境卫生。

按照“一次计划,当年实施”的目标,市城管执法局抢抓***机遇期,以“消除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总目标,将通过1年努力,让干坡村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干坡村74户贫困户初步实现持续增收、稳定增加财产性收入,逐步改变村贫困户面貌,确保贫困户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鱼水”情深——

滴水之恩涌泉报

事实上,受到市城管执法局倾力帮扶的不只有干坡村,还有相邻不远的沱江村。

2015年9月22日,资中县板栗桠乡沱江村(原天台村)两委班子和社员代表等6人代表沱江村4、5、6、7组约700余名村民,驱车数十公里,向市城管执法局送去一面“捐资助水利,福泽润乡邻”的锦旗,表达所有村民对市城管执法局真心实意帮扶和支持该村脱贫的衷心感谢。

原来,早在2015年6月,市城管执法局了解到沱江村4个村组地处偏僻高岩山上,村民需常年步行一公里在山下田地里挑水饮用,生产生活用水极度困难。“做梦都想有个堰塘”是沱江村民的心声。

为切实把扶贫开发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实践课堂,确保有效***,市城管执法局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主动与当地村组干部、村民沟通协调,研究修建堰塘方案、督促检查工程安全质量,真正把扶贫工作做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通过村民筹措,县财政补助,市城管执法局捐助6.4万元,共计投资10.4万元建成占地两亩、蓄水达2000立方米的蓄水堰塘。

在赠送锦旗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沱江村村支部书记熊飞激动地说,感谢市城管执法局全体干部为700余名村民办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堰塘的修建解决了当地村民人畜饮水难题,沱江村的子子孙孙将受益无穷。与会的社员代表也纷纷表示:市城管执法局为沱江村办了好事,大家都很高兴,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市城管执法局机关党委书记陈飞表示,“扶贫帮扶工作是我们分内的工作,感谢你们为我们提供联系群众的平台。希望加强对堰塘的后期管理和利用,让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谋划未来——

深入推进拔“穷根”

全面小康,是山山水水的呼唤,是村村户户的梦想。

怎样不让一名群众在全面小康进程中“掉队”,市城管执法局全体干部职工立下愚公志、坚决打好攻坚战。全体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打好扶贫攻坚战中,积极兑现“一切为了贫困群众,不能让一个人掉队”的庄严承诺。

摸准对象,精准发力拔“穷根”。通过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告公示、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完成建档立卡工作;同时建立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动态管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

科学布局,狠抓落实促发展。打破组与户的界限,把基础相同、条件相近、地缘相接的组与户组成小片区,统一扶持政策,统一布局项目,统一安排资金,统一规划建设,最大限度实现整体脱贫,分类施策。

铺“桥”设“路”,为扶贫创造条件。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和发挥局派驻入村的“第一书记”的作用,有效结合当前村上各项重点工作,做好做实***的前期基础工作,为着力解决突出贫困等民生问题创造基础条件。

在新的一年里,市城管执法局将继续坚持“扶持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瞄准扶贫对象,找准致贫原因,逐户制定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强化保障机制,切实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脱贫。

小康路上,内江城管人的脚步铿锵有力。如今,一项项有力举措,一个个的“金点子”正在干坡村得到落实,村民的“小康梦”正逐渐实现!

新闻推荐

“爆花屋基”的传说

◇秦长元资中县龙江镇龙结村有个叫“爆花屋基”的地方,这地名源于一个传说——之前,这里长有一大片斑竹,当地人称“斑竹园”。斑竹园住有一大户人家,出了一个力大无穷的后生,那后生称王称...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切为了群众——市城管执法局全力实施***工作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