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我希望我的爸爸妈妈一起陪我坐过山车。”“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回来一起吃个饭。”……一个个简单的愿望满载着孩子们对新年的希望,1月7日,由市妇联主办的以“回家”为主题的“爱心接力妈妈巾帼志愿行动”主题会在沱江剧院举行,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留守儿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与温暖。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小婷 文/图
现场:
孩子与“爱心妈妈”
跨越血缘的亲情
活动一开始,观众们并没有见到“爱心妈妈”及其结对留守儿童的身影,而是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孩子们的欢笑与伤心,快乐与孤独都一一呈现了出来。“希望全家团圆”“希望家人一起吃顿饭”……一个个留守孩子们对新年的期望,令在场所有观众动容。
伴着阵阵掌声,两位较为特殊的儿童牵着她们的“爱心妈妈”来到了舞台的中间,这两个来自资中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女孩听力有缺陷,她们听不见世间的任何声音。“那你们怎么和她们互动呢?”当主持人问两位女孩的“爱心妈妈”时,其中一位“爱心妈妈”回答:“我们会的手语不多,但我们长时间相处下来的默契,让我们能体会到她们的意思。”虽然两个女孩听不见任何声音,可是她们却很喜欢跳舞,在“爱心妈妈”们的手势和歌声中,两个孩子在舞台中跳了一段舞,获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在场观众在手语老师的指导下,还用手语向两位女孩传达了“你真棒”的表扬。
“爱心妈妈”们说,虽然上天为这两位特殊儿童按下了静音键,但却没有封闭她们热爱生活的心灵,她们仍可以跳出最美的舞蹈。
活动中,参与访谈的6组爱心妈妈及结对儿童,通过现场互动、爱心视频等方式向在场的所有观众展示了一幕幕超越血缘关系的爱与亲情,在庆祝佳节之际,也表达出了“回家”的主题,表现出了留守儿童们对于爱的渴望与团圆的期盼,呼吁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关注他们,把爱传递下去。
期盼:
社会多点温暖
父母多些陪伴
“看了之后觉得非常的感动。”一位姓刘的女士在活动现场对记者说,令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刘志勋的妈妈出现在了活动现场,抱着儿子流着眼泪说,以后不出去了,就留在内江发展。刘女士说,爱心妈妈们的陪伴是留守儿童们在漫长等待中的希望,虽然感到很温暖,很幸福,但仍然无法替代亲生父母的陪伴。现在内江发展了,许多惠民、利民的新政策推出,有助于让更多在外务工的家长回到家乡择业、就业、创业,希望在外务工的父母们能考虑回到家乡陪伴孩子,不要让孩子在日复一日的期盼中孤单成长。
“爱心妈妈”王丽告诉记者,亲情不一定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用爱就会有亲情的存在。她从2015年5月26日开始帮助留守儿童到现在,领悟到最多的是一种超乎血缘的爱。“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非常缺少爱。”王丽对记者说,她只要有时间都会去陪留守儿童王萱萱、照顾她,再忙也会常常打电话问她的生活情况,时时牵挂着她过得好不好,让她在缺少母亲陪伴的环境中也不会感到孤单。“她是一个比较腼腆的孩子,一般都不会对我说‘我爱你\’之类的话。”
王丽说,今天在台上的时候,孩子对她说了很多她从未听到过的心里话,这让她非常感动,这是她元旦节收到的最温暖的礼物。“她现在很喜欢把孩子带着一起去做公益活动,在陪伴孩子的同时让她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让她学会把爱传递出去。”
市妇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久就是春节了,也借此机会给孩子们过个早年,让社会各界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关注留守儿童。现在内江市有400多个“爱心妈妈”,她们虽然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家庭不同,但爱心是相同的。“虽然在‘爱心妈妈\’的陪伴下,孩子们渐渐变得更开朗,笑容更多了,但这依然不能代替父母的陪伴,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提醒留守儿童们的父母,陪伴孩子们成长的那份快乐和亲情,是金钱换不回来的。”
新闻链接:
在内江大概有12万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缺少父母的关爱,总是独自遥望着偌大的城市,留守着清冷的炊烟,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何时才能回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市妇联、市文明办联合发起了“爱心接力妈妈”活动,用爱心温暖了他们的世界,让笑容重新回到了他们的脸上。
新闻推荐
逐年扩大参保覆盖面 稳步提升报销额度资中县二○一五年医保工作成绩突出
(记者孙国丞)2015年,资中县通过抓参保扩面、基金管理、监管、政策落实等措施,不断提升医保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医保工作取得突出成绩。抓参保扩面,着力稳步提高覆盖面。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县...
资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资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