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资中新闻 > 正文

共建平安内江 市民幸福指数“节节高”

来源:内江日报 2016-01-20 23:10   https://www.yybnet.net/

天网全覆盖、城区巡防、群防群治……内江市采取多项措施,为市民倾力打造了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蕊 曹群 文/图

天网覆盖到乡镇

打击犯罪更有力

内江市“天网工程”在内江城区全面启动之后,已开始向农村辐射。自2014年12月24日全市平安建设现场会召开以来,各县(区)把乡镇“天网”建设作为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的重要抓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建设,有力确保乡镇“天网”全覆盖目标的实现。

其中资中县在前年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去年又根据工作需要新增了100个探头,乡镇“天网”监控点位达到772个;市中区在全面实现乡镇“天网”全覆盖的基础上,又在全市率先启动平安乡村工程,并在市委政法委对口联系帮扶村——全安镇狮子湾村开展“雪亮工程”试点。目前,全市乡镇“天网”监控点位达到2200多个,城乡“天网”监控点位达到3600多个。

记者了解到,内江首个乡镇“天网”在东兴区高桥镇建成。2014年,高桥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了监控对办理案件、处理纠纷以及查找走失人员等工作的重要作用,便开始筹备建设“天网”。同年9月,总投资达9万余元的49个“天网”视频监控点位在高桥镇场镇正式投入运行,全市乡镇“天网”视频监控建设工作也就此拉开序幕。

据高桥派出所民警介绍,“天网”的作用不仅限于办理案件,打击违法犯罪行为。2015年7月28日,高桥派出所就利用“天网”监控视频,为场镇居民周某光找回了遗失在出租车上的物品。

当天上午,周某光在内江城区乘坐出租车回到高桥后,不慎将手提包遗失在了出租车上。他听说高桥派出所使用了监控进行管理,于是找到派出所希望能找回遗失的手提包。派出所民警当即调阅监控发现,当天上午10时20分左右,有一辆乘风公司的出租车从派出所外经过,经周某光辨认确定后,通过车牌号码,周某光顺利找到了出租车司机,并成功找回手提包。

在现有的49个“天网”视频监控点位的基础上,高桥派出所还逐步拓宽辖区技防区域。目前,正在农村地区探索性实行“十户一防、村组联防”的防控办法,即把分散居住的村镇村民,大约每10户,按就近居住的原则,归拢成一个联防小组,作为一个联防群体成为联手防范单位。该办法以自然村落的居住户为单位,用电话和专用呼叫器进行联通,能够在短时间聚集群众和寻求派出所民警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对“天网”监控视频的运用和人防、物防、技防等投入,2015年1-3月,高桥派出所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32.8%,破案率同比上升53.4%,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上升。

“红袖标”治安巡逻

平安环境大家建

1月16日,东兴区新江街道东风社区。第3巡逻小组的队员们,戴着写有“治安巡逻”字样的“红袖标”,和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治安巡逻。附近厂矿、学校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巡逻队员们关注的重点。

这个由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组成的巡逻队,队员来自东风社区及其附近的居民。事实上,这个巡逻队的固定队员只有近30名,但不少队员都发动了自己的亲友加入进来。尽管没有任何报酬,白天加晚上的不定时治安巡逻也很辛苦,大家却非常踊跃地自愿加入到“红袖标”中来。“希望自己的居住环境更加平安”,是巡逻队员加入治安巡逻的初衷。

时间不到中午,巡逻队员边走边观察,有摩托车的部分队员,还会把摩托车骑出来巡逻。安全隐患、不良因素,都是巡逻队员的“眼中钉”。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他们会立即想办法处理,若暂时无法处理,则收集意见反馈到社区。据介绍,2015年,东风社区治安巡逻队员共开展巡逻208次,收集意见98条。

在其他居民的眼中,“红袖标”是平安的标志。“看到我们戴着红袖标,居民有不懂的问题都愿意来问我们。”第3巡逻小组的组长说,巡逻的过程中,他们会向周围居民分发安全宣传手册,有时遇到居民有困难,也会及时伸出援手。

家住东风路198号的周德华、许渝夫妇年老多病,家庭困难。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生活起居上,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能老两口自己办。2015年6月2日下午3点左右,许渝给治安巡逻队员打电话,说家里的热水器坏了,更换电池后仍无法正常热水,希望巡逻人员能够帮忙联系维修人员。在了解老人的需求后,巡逻人员立马帮忙联系到了维修人员上门维修。“有了‘红袖标\’,我们居民的生活更美好了,不仅能保障我们的安全,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说起“红袖标”,许渝连连称赞。

“我知道治安巡逻队到中午的时候,都会去附近的一所学校。”热心居民吴红说,他曾看见放学时车多,治安巡逻队员去热心帮忙,让学生安全放学回家。“这里要过年了,看到这些巡逻队员,感觉生活的环境更平安了。”

据了解,自2012年9月启动“红袖标”工程以来,内江市把治安积极分子(平安志愿者、流动人口协管员)、保安、门卫、交通劝导员、机动车停车场(点)守护人员等都纳入了“红袖标”范围。在内江市,无论是车站、码头还是广场、商场、酒店,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能见到“红袖标”的身影。

除了“红袖标”治安巡逻,为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全市城区全面实行网格化巡逻,共划分25个巡区,确定了201条必巡线、181个必巡点和88个巡逻车辆经常性停靠点,设置了159个巡更点,24小时屯警街面。网格化巡逻由指挥中心直接调度扁平化指挥,实现一级接处警,确保街面警力在5分钟以内到达现场,达到“以快制快”的目的。目前,全市各县(区)及内江经济开发区巡警大队共配备民警137人、协警361人,各县(区)应急处突机动大队共配备民警23人、协警234人。

背街小道路灯亮

温暖居民回家路

在内江市已经完成60多个老旧小区院落物业管理改造的基础上,2015年,内江市又在老旧院落整改上再加力度,专门出台了《内江市城区老旧院落整治2015-2020年规划方案》,明确老旧院落改造将全部按照“路平、院净、灯亮、水畅”要求,对老旧院落公共道路、照明、供电和通讯线路、燃气、给排水、安防、消防及健身、绿化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或配建。这其中,“灯亮”是老旧小区居民感受最深刻最直接的变化之一。

因为没有路灯,过去在市中区江宁街56号这条背街小道上,夜晚行人极少,住在这里的居民都不愿晚上出门。能够晚饭后散散步、健健身,成了居民们多年的愿望。

2015年12月15日晚,家住江宁街56号的居民们,却纷纷走出了家门。原来,通过社区、街道、市政工程管理处路灯管理所等多方努力,这条曾经一到夜晚就漆黑的道路,终于安装上了路灯,让居民们告别了“摸黑时代”。“我在这里生活了10年,没有路灯,晚上根本无法出门锻炼。现在好了,安装路灯后,方便了不少。”社区一名老人由衷感慨道。

和江宁街56号相似,民族路342号也在去年安装上了路灯。“下班回家,一条路都是亮堂堂的。”这个小区住着700余名居民。因为没有路灯,居民们尤其老人和小孩夜里出行,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亮堂堂的新路灯,让大家安全感倍增。

不仅城区如此,资中县罗泉镇的小桥村也于不久前迎来了温暖的路灯。每到夜晚,乡村公路上,新颖美观的路灯将道路照得通亮,温暖了村民回家的路。

“有了路灯,再也不用打手电筒了。”家住小桥村的小潘说:“晚饭后,可以和邻居们一起跳舞健身,还能散步拉家常。灯亮了,我们的生活也美了。”

新闻推荐

回乡创业: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资中县部分回乡创业者扫描

编者按: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随着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了巨大创造力,成为...

资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资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共建平安内江 市民幸福指数“节节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