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梨媛 文/图
“每逢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内就下小雨。”近日,在市中区永安镇新房村,村民罗兰一边向记者描述自己从前的危房,一边带记者参观新修的80多平米、三室一厅的新房。“多亏有了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让我们有了新家。”罗兰感激地说。
离罗兰家不远,村民刘志般也住进了砖墙结构的新房。“我们做梦都没想到,一分钱没出就有了新房子。”据刘志般的弟妹李小兰介绍,刘志般有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几十年来没有自己的家,新房子能修建完成,全靠危房补助了1.6万元以及有关部门的扶助资金。“有了新房子,日子也会越过越好!”李小兰高兴地说。
据市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像罗兰和刘志般一样,搬出危房住进新家的村民,全市就有3765户。
3765户村民圆就安居梦
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是千百年来老百姓最关心、最关注的人生大事。在内江市广大农村,还有一些贫困村民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土墙房里。
“每天都担惊受怕的,怕哪一天房子就倒塌了。”对于居住在土墙房里,隆昌县万安村村民林章琴深有体会。“房子修建的时间太久了,墙体就会出现裂缝,屋顶也破了洞,遇到刮风下雨就跟没房子一样,住起都非常吓人。”
为了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内江市将农村危房改造列入了2015年20件民生大事中。据统计,2015年全市有3765户村民圆就安居梦。
“我们根据农村危房改造对象的地域差异,困难程度、成本需求、改造方式等不同情况,确定了三类两档两级的分类补助标准。”据市住建局村镇股有关负责人介绍,补助对象主要为居住在危房中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农村贫困农户,补助资金最高达1.6万元/户,从而有效缓解特困群众自筹资金的压力。
“这是一项真正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一方面对原有房屋出现危房的情况进行改善或重新修建,有利于老百姓的居住安全;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老百姓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市中区住建局副局长陈海亮向记者算了笔账,就一套40平米的房子来说,花费约三四万元左右,如果政府补助1.6万元,农民自己就出不了什么钱了。
农村危房将越来越少
然而,危房改造不仅仅是政府“给钱”这么简单。
以市中区为例,为了保证建筑质量,市中区开展了农民工匠培训。“只有参加了培训并通过了考核的农民工匠才能上岗。”陈海亮说,加强农民工匠培训,对保证房子质量、追溯修建过程有着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市中区每个月的19日都会召开乡镇建管工作会,指导乡镇建管员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开展。而东兴区则实行一户一档,批准一户、建档一户,完善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管理,使每一笔账、每一项工作有章可循。资中县建立了严密的审核制度和透明的资金拨付制度,危房改造资金实行转账专户,要求对验收合格的危改户补助资金通过一卡通支付。
“今年,内江市将继续推进危房改造工作,但目标更加精准,首先解决最贫困村民。”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内江市还将合理确定建房标准和类别,优先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问题,并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信贷贴息试点等。
“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合作新模式,把农房建设与***结合,整合扶贫资金,尽可能给贫困群众多一点资金支持。”在陈海亮看来,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在做这项工作,农村危房就会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多的村民将圆安居梦。”
新闻推荐
(记者孙国丞)近日,资中县召开歌舞娱乐场所2015年工作总结暨换证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全县歌舞娱乐场所经营业主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了“12·15河南长垣县KTV火灾”事故的处置情况,希望...
资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