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英 文/图
资中进德女中,位于资中县城小东门外,是一所由美国人创办于光绪末年(1908)的教会学校,是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在四川仅有的4所女子高级中学之一(另3所:成都华美女中、重庆淑德女中、遂宁涪江女中)。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所“洋学堂”的师生为抗日救亡作出过不少贡献。
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德女中和县女中、省立资中中学、联立师范等学校,纷纷成立了抗战宣传队。除参加县里统一组织的大型演出外,还经常在县城街头演出《放下你的鞭子》《铁蹄下的东北》《恐日病》等街头剧。
1938年4月,进德女中女童子军团经中国童子军总会批准编为中国女童子军第286团,校长黄乾敏(毕业于华西大学教哲系),原四川第十二、十五区专员罗公甫等7人任委员。他们积极组织师生开展抗日宣传、募捐等活动。
当年深秋,进德女中、县女中、省立资中中学等学校在县公共大礼堂联合举办了募寒衣晚会。晚会上,师生同台演出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日本侵占我山河》《洪波曲》《募寒衣》等节目,会场座无虚席。晚会结束时,观众都踊跃捐款。
1939年,进德女中组织战时服务团两个看护队,共有队员28人。1940年暑期,该校组织了两个兵役宣传队,队员33名;一个歌咏队,队员8名,宣传兵役法,鼓励青年踊跃当兵,保家卫国。
1941年5月,进德女中参加了为抗战而牺牲之文化界人士的纪念活动。1942年7月6日,参加了公祭“七七”抗战阵亡将士纪念活动。
1943年,县社教在县城荷花池体育场举行了达两月之久的爱国音乐会,进德女中、进德女中附小(进修小学)、省立资中中学、县立女中、职中、岭南中学等全城上千名师生参加汇演,数万人次市民观看了演出。每场演出38个节目,由进德女中附小(进修小学)27人齐唱的《抗战进行曲》《寒衣送战士》,安排在整场演出的开始,作为重头戏。
最后,由进德女中20人合唱《胜利进行曲》,长达十多分钟,安排在整场演出的结尾,作为压轴戏。当年,进德女中成立了抗敌后援会支会,会员多达115名,积极参与县抗敌后援会活动。
踊跃捐款捐物支援前方。抗日战争时期,县里组织的每次捐款,进德女中捐款额均名列全县各机关、社团、学校的前几名。
1939年7月,“华联抗敌歌剧团”在资中新生电影院举行了首次义卖公演,进德女中全体师生参与了这次义卖公演。人人动手,挑花刺绣床单、枕巾、帐沿、台布、手帕等到城区中街一带义卖,将义卖所得捐献给前方将士。
1940年1月4日,全校18名教师及274名学生,为抗战捐款法币378元。当月再为将士征募寒衣捐款国币500元,老师潘增昂还将义卖作品的钱,捐献给抗日将士;当年5月,教职员工还向伤兵之友社捐款204元,慰问前方伤员。
1941年2月,全校征募寒衣捐款国币848.5元,受到中国童子军总会嘉奖;当年3月,师生还积极捐劳军献金国币326.3元。
1943年3月,全校师生参加了捐募军鞋运动的活动,并积极捐款。5月,为买抗日滑翔机,全校捐款国币455元。12月,全校还捐赠志愿入营出国远征学生国币785元。当年,进德女中附小(进修小学)两次捐款分别为国币253元、国币719元。
1945年1月,该校青年学生张杰(内江人),在内江县从军入伍。学校有的进步青年学生如张秀芬(仁寿人)等,1949年还加入了中共民主青年联盟,从事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斗争。
进德女中的外籍教师富有正义感,对日本侵略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十分憎恨,同情中国人民,积极投身于我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迄今,进德女中学校气势恢宏的“华西式”建筑群已成为四川省重要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群。2012年7月16 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主要参考:
民国时期《进德女子中学》原始档案资料;《内江抗日救亡运动档案史料选编》(1987.6出版);《资中县文史资料辑》;《资中教育志》、《资中卫生志》。
新闻推荐
(张光伟记者李乐)近日,资中县审计局干部职工与县纪委、县机关工委相关领导一同前往成都市锦江监狱接受警示教育,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推进党风廉...
资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资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