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国丞文/图
从搭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各类创业创新基地和孵化园区等平台,到开展就业创业活动,为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资中县以全面激发劳动者自主就业创业活力、潜力和创造力为抓手,拉动全县就业岗位、就业总量的增加,达到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据统计,仅2014年至今,全县共计新增城镇就业22123人次,其中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580人,基本实现全县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工作目标。
打通创业通道
“多亏了当初申请到10万元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才会做出现在的成绩。”大学毕业的兰炜超,回到资中县水南镇老家后,打算选择自己创办一家装饰公司。资金,成为摆在兰炜超眼前的一大难题。经过多方打听,兰炜超得知县就业局有针对大学生推出的创业贷款项目。从准备资料到发放贷款,兰炜超并没有遭遇部门的“为难”,短时间内即拿到了10万元小额担保贴息贷款。
凭借着这笔启动资金,如今,兰炜超的装饰公司年产值达百万元,吸纳了10多名劳动者就业。
兰炜超的成功,离不开资中县推出的扶持和鼓励劳动者创业相关政策。为了让劳动者创业愿望得到实现,资中县将各级促进创业的系列扶持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并结合资中县实际进行了补充、完善,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高校毕业生见习及自主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文件。
通过多方齐心协力,资中县形成了从项目策划、培训指导、工商税务组织机构代码登记、创业贷款、创业补贴的“一站式”办理绿色通道和“一条龙”服务模式。在全县营造群众想创业、敢创业、善创业和创业、兴业、乐业的良好氛围。
据统计,2015年,全县个体工商登记20772户,比2014年新增2075户;企业工商登记3751户,比2014年新增291户,带动城乡劳动者就业620375人。
搭建创业平台
建设完善的创业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功能配套的创业园区及项目孵化基地,使群众的创业活动得到精细化服务和示范引领,是创业长效机制的基本保障。
在打造创业平台上,资中县在全县分别建立了“资中县创业指导中心”、“资中县创业指导窗口”以及乡镇创业指导服务站。“目前,创业指导服务站,已经完全覆盖全县33个乡镇,及时为群众的创业活动提供系统化及个性化的创业指导服务。”县就业局工作人员说。
此外,资中县还相当重视各类创业园区、基地、孵化器和创业环境的建设。目前已建成包含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区等在内的7个创业新型平台。
在打造创业新型平台的同时,资中县结合“回家工程”,全力组织和实施群众返乡创业,为入驻园区的创业项目,以及孵化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使创业新型平台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增强创业效果
为提升创业的成功率,资中县组建了一支“资中县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
“这个团队主要是为创业者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县就业局工作人员表示,该团队由工商业领办者和创业成功人士等53名专业人员和技术专家组成。
通过不断发展,团队形成了对劳动者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创业培训、专家评析、项目推荐、开业指导、项目跟踪和后续政策扶持服务等“七位一体”就业创业服务机制。
邓勇,就是资中县成功创业的典范。从一名养猪专业户,发展到创建勇辉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邓勇的带领下,公司年营业收入达1.026亿元,净利润达1072.7万元,招聘吸纳326名员工就业,带动1.5万户农民发展生猪产业、水果蔬菜种植业,带动近30名大学生创业。而邓勇本人也因此荣获四川省“第八届杰出青年农民”、内江市“十大创业明星”、“四川省优秀农村人才示范岗”等荣誉,并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致富带头人,成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典范。
专家团队的组建,只不过是资中县在开展创业服务工作中的一方面。
资中县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统筹创业培训项目,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就业创业培训体系。该体系对创业培训的时间、层次、内容进行统筹安排,邀请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相关专业人员授课指导,并做好教学和实训安排。
从2014年至今,全县开展创业意识培训15710人、创业培训2768人,其中大学生创业专项培训206人,投入培训资金119.39万元。
同时,资中县进一步发挥县人力资源市场公共职介服务机构和“就业110”服务中心的职能和作用,为各类劳动者提供全方位的求职就业服务,使求职者不挑不选三天实现推荐就业。
2014年至今,共计免费职介7732人,职介成功4387人,成功率为56.7%。
新闻推荐
(罗志莲记者孙国丞)为履行工会关注民生、服务职工的职责,资中县总工会将在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目前,送温暖对象调查摸底工作已经启动。2016年“两节”...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