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如何做到在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又不乏趣味性,还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资中县给出的答案是——把法治文化融入到木偶文化当中,以木偶剧的形式来进行宣传。
■ 资中木偶剧团——清光绪年间流入资中,经历了上百年的风风雨雨。这颗巴蜀大地上璀璨的明珠,以木偶神形兼备、造型逼真、操作变化多端、技艺精湛,深受国内外观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
■ 据了解,在“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资中”进程中,资中木偶剧团把送戏活动同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相结合,精心编排法治节目,开展送法送戏下乡、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等巡回演出活动,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使得法治建设深入人心。
◇本报记者 曾利军 陈秋吉 文/图
木偶普法进校园 学校师生乐开怀
“红灯停,绿灯行,遇到黄灯等一等……”
12月15日下午,资中木偶剧团开展的“百场木偶进校园”活动,2015年最后一场演出,在资中县新桥中学操场上如期上演。
舞台上,演员们以快板说唱方式表演的节目《要做懂法好学生》,形象生动地向现场观众宣传了交通安全知识;舞台下,学校师生和附近前来观看演出的村民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醉如痴,全场时而安静,时而掌声阵阵……
方高是资中县新桥中学的一名教师。
当天,看完木偶剧团的演出后,方高说,通过这种方式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法,在学习中懂法,效果非常明显,希望以后木偶剧团能够经常到学校演出普法。
法治宣传“接地气”
木偶戏中藏大道理
“我们以特色的木偶戏为载体,来宣传法律、法规,以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形象幽默、朗朗上口的语言将法治理念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趣味性,从而使法律知识深入人心。”剧团团长胡海介绍,当天演出的节目,都是由剧团成员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四处收集各类法治案例,再加以精心编制而来,力求用幽默形象的表演,提高法治宣传的趣味性。
据了解,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资中木偶剧团每年都会开展“百场木偶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在全县内各个学校进行巡回演出,当天在资中新桥中学的普法演出是2015年“百场木偶进校园”巡演的最后一场。
“我们剧团每年有各类演出400余场,其中普法的有200余场。”胡海介绍道,剧团精心编制了反映城市管理执法中如何依法行政的四川方言小品《城市卫士》、反映在房屋拆迁过程中如何做到依法行政廉洁自律的小品《鸡窝拆迁记》、表现学法用法的童话木偶剧《熊出没》、反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小品《生不生》、表现公正司法的传统木偶剧《三个糊涂虫》、反映社会治理问题的哑剧小品《盖章》、宣传交通法律法规的童话木偶剧《毛毛小淘气》等涉法小品,深入资中县的每一个乡镇、社区、企业、学校和军营进行巡演,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每次下乡,我们还和相关执法部门联动,在演出活动结束后,趁热打铁,散发普法宣传单,达到更好的普法效果。”胡海说,每次演出,他们会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选择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四川方言小品、快板、话剧等),以及开展一些互动游戏,将法律法规充分地展示和推广开来,让其在人民群众中扎根。
多形式创新普法载体
全面推进依法治县
近年来,资中县在“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资中”中,充分利用各类普法阵地、平台、载体,加强了各类普法微博、微信、QQ群等平台建设。
全县上下深入开展了各类普法宣传活动,着力打造一批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街区、法治文化景区、法制宣传栏和法制宣传橱窗等具有地方特色、内容丰富的法治文化阵地;积极探索利用木偶戏送法送戏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展法制宣传,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深入贯彻落实“法律七进”三年行动纲要、着力培育“法律七进”示范点、强化对“法律七进”工作的督导考核、建立法制宣传暨“法律七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法律七进”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细化制定“七进”方案,深入持久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等“法律七进”活动。
继续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完成“六五”普法各项任务;及早着手,全面系统总结“六五”普法工作,切实做好“六五”普法总结验收;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县、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以创新精神谋划起草“七五”普法规划。
新闻推荐
(李春燕记者蒋小琴)日前,资中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蹇明弟到鱼溪镇指导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副局长兰勇、总规划师何毅参加。在鱼溪镇老鹰村,蹇明弟一行通过现场查看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矿...
资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