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资中县黄莲树村,有不少山地,由于耕种困难、人口稀少,许多山地已经荒废。如今,这些山地上种满了青花椒,在初冬的阳光下,煞是好看。 “土地得到了利用,农户还能从中增收。”11月6日,回乡创业的王涛一边查看青花椒生长情况,一边向记者讲述了“旧荒山”是如何变成“金土地”,以及他和“小伙伴们”的创业经历。
◇本报记者 吴晓龙 文/图
父亲的一句话决定返乡创业
2005年,结束4年的兵旅生涯后,王涛开始在外地搞工程,做项目。期间,由于志同道合,慢慢地,不少大学生和退伍军人也加入了王涛的创业阵营。
经过几年打拼,这个汇聚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团队,合作力愈发增强,发展逐渐成熟。
然而,常年在外打拼,让王涛以及团队成员常常思念家乡和亲人,回乡创业的想法越发强烈。
“在外创业这几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如果回乡创业能选准项目,胜算应该比较大。” 王涛说。
“现在村里不少的山地都荒废了,你不如利用荒地搞种植,即可以挣钱又在我们身边,况且国家又出台了返乡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前景不错,你考虑考虑。”一次回家与父亲的交谈,更加坚定了王涛回乡创业的想法。他的想法也得到了团队其他成员的支持。
2011年,王涛回到了家乡资中县黄莲树村,与他的“小伙伴们”开启了创业模式。
利用荒山地 种植青花椒
起初,王涛和他的团队在黄莲树村流转了400多亩荒山地,平整土地后先后种了核桃、金银花、油茶。然而,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种这些收益不高。
在几经调查走访后,他们了解到重庆江津某镇的青花椒,每年收购的人多,市场供求量大,收入可观。同时,根据四川省农科院有关人员介绍,四川的青花椒并没有形成规模种植,而内江的土壤、气候,非常适合种植。
于是,他们毅然决定,再流转部分土地,扩大种植面积,加种青花椒,并于2012年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当地100多户村民,或签订劳动力合同,或让他们入股。目前,合作社已种植核桃、青花椒达1000多亩,仅青花椒就有600多亩。
增收快效益显建基地塑品牌
经过几年的种植,青花椒的效益逐渐显现。今年,青花椒就进入了丰产期,亩产值约1.5万元,预计总共产值约500万,目前已包装上市。“撇开股份不算,单以劳动力计算,一位村民一年就有5000元-7500元的收入。”王涛说,此外,一些村民看到青花椒市场前景广阔,也想尝试种植,于是,王涛和他的创业团队帮助想致富的农民挑选苗木、做技术指导、统一收购。
“今年,我们在东兴区新店乡已流转了3000亩土地,目前正在平整土地,计划流转1万亩土地来种青花椒,打造万亩青花椒种植基地。另外,我们还计划在资中高楼镇、苏家湾镇再打造2个万亩青花椒种植基地,把青花椒打造成内江的特色品牌。”王涛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记者孙国丞)近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四川省司法厅《关于建立健全省外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的指导意见》,切实做好省外川籍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工作,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资中县决定在浙...
资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资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