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本报《孙大哥,你在哪里?》一文见报后,45年前在孔石滩火车站帮过一个小男孩的“孙大哥”,引起了不少热心人士的关注。连续两日,均有热心读者拨打热线,向本报提供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孙大哥”的消息。
◇本报实习生 刘蕊 杨扬 文/图
报道见报后 不少读者提供线索
11月14日上午一早,内棉社区退休干部廖礼和便给本报打来了电话。
“我问了一些上了年纪的原内江棉纺厂的老职工,他们提起了一个名叫‘孙炳国\’的人,曾经在“布保”岗位工作过,有可能是你们要寻找的人。”廖礼和了解到,这个叫“孙炳国”的人在多年前就离开了内江棉纺厂。只知道是资中人,暂时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
14日上午8点25分,本报热线再次响了起来。
“我看到《内江日报》上寻找‘孙大哥\’的报道了,我知道你们说的孙炳国。”打来电话的热心读者姓赵,曾是原内江棉纺厂的一名医生。“我记得他是住在东兴区西林寺附近,以前我都遇到过他几次。”
“我知道孙炳国,他是我在资中读书时的同学。”14日下午5点30分,一名叫张素明的老先生打来热线。“我刚刚在《内江日报》上看到报道,孙炳国是资中县球溪镇人,应该有70多岁了。”张素明说,前年他回到资中,还见到过孙炳国。“孙炳国是转业回来的军人,我还知道他有个弟弟在内江工作,但是名字叫什么就不清楚了。”
除了热心读者提供的关于“孙炳国”的消息之外,还有一名热心读者提起了一个名叫“孙先国”的人。
13日下午4点57分,家住市中区桂湖街的邓女士打来了热线。“我知道一个叫做孙先国的人,好像在内江棉纺厂工作过,60多岁。”邓女士说,她在《内江日报》上看到报道后,就想起了孙先国。因为这个叫孙先国的老人帮助过她,她觉得高志学要找的恩人可能是他。
读者互动
共同寻找“孙大哥”
除了热心读者打来的热线之外,“微内江”也同步发出了“寻人”微博。有网友表示,“希望能把好人孙大哥早点找到,更希望孙大哥日子过得好,因为好人应该有好报”,更有不少网友转发微博帮忙寻找。
按照邓女士提供的孙先国老人的联系方式,笔者立即拨打电话进行了核实。接电话的是个声音洪亮的老人,听笔者大致讲述了事情原委后,老人表示自己确实叫做孙先国。
“但是,我没有在内江棉纺厂工作过。而且,我连孔石滩这个火车站的名字也是第一次听说。”孙先国老人表示,自己不是高志学要寻找的恩人。
为了进一步核实,笔者再次致电邓女士,希望邓女士能再帮忙问问。热心的邓女士也立即同孙先国老人进行了沟通:“我给老人打了电话了,他还是说自己不是你们要寻找的‘孙大哥\’。”
此时,在山东省青岛市的高志学也再次打来了电话了解进展。听到有这么多好心人帮忙寻找,高志学十分感动。
“45年前,是孙大哥这个好心人在孔石滩火车站给了我食物和钱,留下了在内江棉纺厂布保工作的字条。45年后,这么多内江热心人帮我寻找孙大哥,让我特别感激。”高志学说,内江对他而言,是座温暖、善良的城市。
社区民警相助
“一标三实”查询“孙大哥”
“孙先国”老人这条线索断了,笔者只能继续寻找“孙炳国”。
为此,笔者来到了壕子口派出所,希望能在相关系统中查询到与“孙大哥”有关的线索。内棉社区民警毛警官、网格员兰丽芬在得知原委后,立刻帮忙在辖区内查询“孙X国”,但没有查询到。
随后,笔者提供了“孙炳国”这个名字。通过“一标三实”,兰丽芬查询到孙炳国是资中县球溪镇人,1941年生。但其居住地、联系方式、动向等具体的信息,则需要在球溪派出所才能查询到。
根据“一标三实”的查询结果,笔者发现这与内棉退休干部廖礼和,以及热心读者打来热线提供的信息一致。
之后,笔者联系到球溪派出所的民警。“确实有孙炳国这个人,他就住在场镇上。”然而,球溪派出所民警经打听,最近孙炳国没有在家,所以暂时联系不上。
“是他吗?”在得知最新情况后,高志学在电话那头已是掩饰不住的激动。笔者告诉高志学还需进一步证实后,老人才缓和了情绪:“嗯,没关系,45年都等了,不急这一会儿。我会继续找孙大哥的,我一定会找到他的。”
球溪镇的孙炳国,究竟是不是那位好心的孙大哥呢?
如果您知道更多线索,请联系:18582693101
新闻推荐
(记者孙国丞)为扩大消费渠道,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资中县重龙镇,以平台建设、完善政策体系、整顿市场秩序等为抓手,切实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加快建设重龙镇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投资近300...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