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丞 文/图
1米多高的血橙树上,结满了金黄的果实。这是11月13日,记者在资中县银山镇现代农业示范园看到的一幕。“还有一个多月,血橙就要上市了。”看着眼前的一片血橙树,种植户王裕成心里充满了喜悦。
银山镇现代农业示范园,不仅是血橙种植基地,还是资中县规划打造的百里血橙长廊其中一部分。
经过多年发展,血橙产业已成为资中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也成为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如今,血橙产业已是资中县不可或缺的产业。
■引导血橙发展
以球溪镇、渔溪镇、银山镇为主的321国道沿线资中段,有一条种植面积达8万亩的百里血橙长廊。
百里血橙长廊,是资中县历时3年时间,打造出来的一条血橙产业链。
为进一步加快资中县血橙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资中县在2013年出台了《关于切实抓好资中血橙产业发展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按照《意见》总体规划,资中县一方面采取新建与改造相结合,集中成片发展,全程推行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另一方面,通过种养业结合,延长产业链,实现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提升综合效益。预计到2020年,全县血橙种植总面积将达到30万亩,为规划区种植户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在发展区域布局上,资中县充分考虑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按照“突出重点、展现特色、成片推进、规模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完整的集“科技研发—种苗繁育—核心示范—推广种植—产后商品化处理—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产业发展链,实现血橙产业集中连片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意见》明确了以支持规模种植、品牌改良、品牌创建、专业村建设、营销大户、标准化生产、科技服务等为主导的政策扶持措施。
结合《意见》的出台,资中县迅速成立了推进血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时任县长张伟任领导小组组长,把血橙产业发展提升到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
■提升血橙品质
自《意见》实施后,发展血橙产业工作,在全县迅速铺开。
只有把产业最大做强,才能全面提升血橙产业品牌力、影响力。在品种选择上,资中县采取了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选育出血橙新品种——晚红。
“品种的选择,只是第一步”,县农林局多经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不断努力,资中县研究出血橙优质丰产技术、留树保鲜提质增效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
产品质量,是建立品牌影响力的基础。按照这一理念,资中县在血橙示范区实行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农资供应、统一产后加工处理、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
同时,重点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农药防治以高效低毒的生物药剂为主,推行统防统治,严格控制用药量和使用次数。全面使用防虫网、黄板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防雾滴棚膜、捕食螨等进行绿色防控。示范区绿色防控率达100%,无公害率达100%。
此外,资中县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和专家团队建立合作关系,以集中学习和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大对种植户的培训力度,促使种植户掌握更多种植技术,提升血橙品质。
据统计,目前资中县血橙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8万吨,产值近3亿元。
■提高血橙销量
虽然资中出产的血橙,在全国都拥有一定知名度,但在产品营销上却存在弱势。一方面,种植户存在早摘的情况,影响产品品质;另一方面,种植户各自为政,产品品牌杂乱,管理也十分混乱,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资中血橙的品牌和知名度。
在资中县相关部门的引导下,血橙协会应运而生。“协会的主要作用,就是督促成员加强自律,给成员之间架起沟通桥梁,共同提升血橙品质。”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加强营销环节管理,提高销量迫在眉睫。《资中县资中血橙协会营销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于今年初出台。
“只要年销量满了50吨,就能享受奖金补助”,县农林局多经站工作人员说。记者了解到,为了鼓励种植户开拓新市场,资中县将每年拿出10万元进行奖补,主要用于弥补营销商开拓新市场发生的成本费用。
《办法》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血橙协会成员销售的血橙,在品牌销售上必须做到缴纳保证金、统一采摘时间、统一印制包装箱、保证果品质量、建立台账等。
协会成员表示,《办法》有助于大家抱团发展,共同推动血橙品牌的推广,不断提升血橙在外的知名度,进而带动产品销售,为广大种植户带来经济效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兰萍“行遍欧西南北美,看山须看故山青。”这是国画大师张大千心中的内江。内江,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素有“文化之乡”美誉,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旅游产业大...
资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资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